11月26日电(记者刘劼、郑启航)150年前,为建设第一条横贯的铁——中央太平洋铁,数千名华工漂洋过海,在崇山峻岭中开山铺,一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世易时移,150年后中国企业为美国地铁生产车厢,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雇佣当地人完成组装。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中标地铁284辆车辆采购合同,并将在附近建组装厂。地铁一单意味着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正式打入有着最严苛安全技术标准的美国市场,可谓高端“中国制造”赢得全球高端市场的历史性一步。
有着117年历史的地铁是美国最古老的地铁。作为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对地铁的依赖堪比纽约。此次订单替换的是已服役三四十年的红线和橙线列车,车辆途经金融区、哈佛大学等地,每日客流量约130万人次。
记者在位于金融区的地铁控制中心了解到,由于设备老化、加上新英格兰地区极端天气频繁导致乘客数量陡增,地铁时常晚点,当地人对地铁时有抱怨。
麻省交通局副总经理戴维斯告诉记者,美国本土没有地铁车辆制造商,北车在全球招标中提供了较高的性价比,新车将改善地铁系统。
北车美国公司总经理卢西伟对记者表示,美国地铁车厢的技术标准是世界上最严的:欧洲、日本对于车体压缩强度的要求在几十吨,高铁车厢的要求是120吨;而美国对地铁车厢的要求是340吨。此外,即使车体底盘着火,45分钟内不允许车厢变形。
由于此次招标的是州的资金,而《购买美国货法案》采购中60%的零部件必须在美国生产,因此北车需要寻找性价比合适的美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并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雇佣并培训150名美国工人在附近建组装厂。这意味着这批车厢60%在美国制造、40%在中国制造、100%在美国组装,北车主要提供的不再是产品和劳动力,而是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
北车希望借地铁项目在美国一炮打响,打入美国的高铁市场。虽然目前美国高铁发展缓慢,但全球企业都在相机而动。卢西伟认为,中国高铁企业具有竞争力,但在整合系统资源上,包括土建、供电、轨道、信号、车辆,建成后的以及制式的选择等方面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国外客户的需求。
此外,中国铁企业在融入当地文化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也存在较大差距。“日本企业在融入当地文化方面做了几十年的努力,目前他们无论在商界、工业界还是都能够摸到门道。中国企业还得靠产品来推销自己,而竞争对手日本已经从文化先入手了。”他说。
卢西伟认为,虽然北车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依然无法满足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的要求,未来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能融入当地文化、既懂中国企业又懂海外市场的人才。
戴维斯表示,北车确实面临“学习曲线”。看到北车已提前做了功课,比如和工厂所在的社区接触以争取当地理解和支持,他相信中国企业会在美国轨道交通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