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之前经历了本次旅行中最艰困的一段行程,从坐通宵跨国大巴,披星戴月回到美国境内,途中还要下车重新接受入境审查。不过,鉴于小编只是短途去开了些小差,所以并没有受到边检官太多的为难。
按照美国入境政策,像小编这样拿到B2签证获准逗留半年的非移民游客,如果期间有去墨西哥或者加息大短期旅行,那么重新入境时停留期并不会重新计算,这是为了防止有人趁机干出不断刷新居留时间滞流在此打黑工或者生孩子这样的。
鉴于美国仍是地球上多数人向往的地方,边检如此严格,或许也情有可原。但是把移民区分为“”和“非法”两类,却是二战后才有的分类。毕竟在大约400年多前,当英国的清乘着“五月花”号来到大西洋彼岸,并建立了波士顿这座号称最古老的城市时,脑海里可不会有“非法移民”这个概念。
而当小编揉开腥松睡眼下车后,所看到的城市景象,也一开始有些让自己怀疑是不是搭错了车,以致于自己还在境内,直到看到离车站不远处的那栋大楼上赫然写着“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字样时,才确认自己没来错地方。
这是因为,波士顿的确是美国境内最有欧陆风情的城市,在许多方面都更接近而非美国内地,包括冬天阴冷刺骨的天气,以及说话的奇怪口音:波士顿英语没有卷舌音,元音字母后面的r都不发音,所以,你会听到Ipahkedmycahinmybackyahd这样的句子,这和纽约英语那个卷舌得夸张的r音,正构成了鲜明的反差。
这种说话腔调被称作“波士顿婆罗门”口音,不类似于美国内地,而更接近英国本土,成因就是当年波士顿的精英阶层热衷送子女去英国深造,而这些“上流精英”养成的英式口音又被其他阶层模仿,于是大家就都沾了些贵气。
大家可以不妨去听听美国国务卿克里的讲话,这就是典型的波士顿婆罗门口音。而这位极力效仿同乡前辈肯尼迪,甚至连名字缩写也是一模一样的JFK的克里先生,当年在被广泛看好的背景下却以微弱劣势输了了小布什。虽然,他一举手一投足也确实充满了优雅的贵族气息,但这却显得和底层疏远,成为了致命软肋。
而波士顿与和欧洲类似的地方,还包括欧化的“进步”主义价值观。之前,如果说小编在遇到的选举义工是满脸焦虑和急迫,恨不得在兵家必争之地宾州把每个人都动员出来投票,那么在波士顿所在的州(海外华人惯称为“麻省”),选举义工就是一副懒洋洋无所谓的姿态。因为在这种地方,无论怎么投票,党都会获胜。过去半个世纪里,只有1984年里根49州连任之时,麻省才被党拿下。所以,基于之前向大家介绍的“赢者通吃”制度,没有候选人会费心在此拉票。
而过去20年来,美国日益体现出了上“农村包围城市”的两级化状况,波士顿就落在了其中的一个极端上。这座城市占地很小,但却高度密集,与内地城市如布法罗的那种开阔疏朗,城乡一体格局不同,在直径不到2公里,大致呈圆形的波士顿内城范围内,高楼鳞次秩比,街道狭窄逼仄,和纽约曼哈顿有一拼,当然这就带来严重的交通问题。而波士顿人自豪的是,他们在1897年就修通了美国第一条地铁,比纽约还早7年,但当地的早高峰车流,还是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除了高度密集的城市之外,波士顿还有一样法宝,那就是众多的一流大学。城北河对岸两所知名高校:麻省理工(MIT)和哈佛,前者偏重实用,后者强调综合,正如天朝和北大的分野。而党的最大票仓,一语概之便是传说中的“少女”,即、学院派知识、少数族裔以及女性选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拥抱理想主义,同情,所以他们那一票都会投给党。但等到自己成家立业了,每天看着税单上飞涨的数字心疼时,恐怕态度就会有所转变。
所以这回,当理想主义的桑德斯爷爷在初选惜败,剩下的两位终极PK候选人都已经撕掉了理想的面纱,把的龌蹉展现无疑时,小清新的波士顿人,便真的迷茫了。
顺便一提,上一届代表党出战的罗姆尼,却也来自波士顿,而他的却也和所谓的理想主义“波士顿价值观”格格不入,所以在输掉了自己家乡麻州的选票后无意外败走。而今年,两位候选人却都来自纽约,而10多小时后,两个纽约客之间的终极辩论即将上演,小编也将在旅程的最后一站纽约,与大家一同目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