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人文民俗寻访珠乡的民俗记忆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4-11-26 19:07:37 人气: 来源:

  家族兴盛的标志拴马石。

  南流江,珠乡的母亲河,因其连接中原水网络、贯通中原的入海通道而有海上丝始发港“内陆黄金水”之美称。

  南流江两岸的廉州府,古代“俗有四民”。这“俗有四民”就是明代王士性《广志绎》中所记的商人、客家人、本土越人和疍家人。这“俗有四民”,代表了四种生活习俗及职业特征截然不同的居民群体,由此而形成的民俗形态、人文形态及其传承表现和物质反映是丰富多彩的。

  在南流江两岸的乡村山野中,隐藏着一大批当年曾经是“俗有四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所必需的民俗用品器具。这些已经成为历史记忆的民俗用品器具,曾经是南流江两岸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包涵了生活器皿、生产工具、商贸计量、交通运输、技艺传承、民居建筑、岁时祭祀、艺文风物、人文景观等类别。这些精彩的民俗记忆,本文摘其一二,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

  形形色色的石狗公。在合浦南流江两岸的乡村田野间,散落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石狗雕像,这是珠乡古代对狗图腾表现形式的物质遗存。虽然同是石狗雕像,其中的涵义又是各有差异,互不相同的。在靠近江湾的乡村,石狗是五谷丰登的神;在靠近山区的乡村,石狗不但是土地的守护神,还是人丁兴旺的象征;在靠近海边的乡村,石狗则是一个的传奇:据说合浦渔村有一渔家,夫妇二人在一次出海捕鱼时,狂风袭击,渔夫被狂风打落水中后淹没于波涛之中,渔妇幸得饲养的一条狗救了回来,以后就共同生活在一起,渔妇也不再嫁人。为了纪念这条狗的救命之恩,渔家便在村边为狗制作了雕像。由于石狗在合浦有着各种寓意,因此摆放的地方和也就不相同。可惜,至今知道石狗历史的人已经很少很少,珠乡石狗文化的挖掘和也就被忽略了。

  古代产权证界至砖。走在北海老城和合浦廉州古城的老街里,可以寻觅到凝聚着历史信息的器物,房屋界至碑石就是其中之一。房屋界至碑石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份,是古代人们用来证示地产所有权的一种,广泛的应用于民间建筑物,特别是街市的民间建筑,这种界至碑石一直使用到后期。北海、合浦老街中现存房屋界至碑石约在4050方之间,而且绝大多数都存留在廉州古城老街。

  神秘的水井龙神位。对土地神灵是古代农耕社会的主要之一。在古代先民的意识中,随意深挖土地就是对土地神灵的,后世又因此引援为地理风水之说,认为挖井会造成地气(风水)泄漏。因此,挖井成了一种风水禁忌。当年苏东坡居廉州时,见城中居民就江河池塘而用水,每逢雨天,水质混浊,很不卫生,因而问郡民为何不建井取水。得到的答复是,挖井后地气泄漏,了居家风水。同时,古代合浦的相信,井泉是龙所居住的府地,出于对土地、龙神及后世的风水之说,“水井龙神位”就应运而生。如合浦的东较场井、双月井、让水井、龙泉井等都立有“龙神位”,就是为了岁时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社王树与岁时祭祀。在珠乡的农村间行走,就会发现村头会有一些披红挂彩的老树古木。每到岁时祭祀,村民们就会聚集在大树下,鸣鞭炮,焚香烛,举行各种祭祀仪式。春秋二祭,还会在树下杀猪羊鸡鸭,还福,分社肉。而平时里,谁家有了什么其它事情,也会来到树下祝祷一番。而一些生了儿子的人家,还会来到树下挂灯披红,以示还福谢神。村头的这些具有色彩神秘老树古木,就是社王树。祭树就是祭神,树神就会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有了这一祈愿寄托,长此以往,村民就把土地公(坛)往往也设置在村头的老树古木下,这就是社王树的成因及来历。因此,社王树蕴涵着多方面的农耕民俗元素,不能简单以。

  门第标志的拴马桩。在古时,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的人家多使用马骡交通代步,拴马桩就是为了拴系骡马而专门设置的条石。一般通高2到3米,宽厚相当,约22到30厘米不等,通常设置在家居大院的大门两侧,成为民居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由于拴马桩和富户大院门前的石狮一样,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还有着炫耀家世的作用,成为门第标志之一,因此有世家“华表”之称。而一些富豪家族,为了张显气势,也有在墓园设立拴马桩的。珠乡现存的拴马桩极少见,公馆陂塍彭氏祠堂前的拴马桩是其中之一。

  珠乡文化遗存丰富多彩,但许多蕴涵着珠乡历史文化的民俗记忆正在快速地远去,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热心人士参与到其中,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收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住更多的民俗史迹和文化传承。

延伸内容:
关键词:人文民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