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的另一面 人文民俗游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5-4-12 10:23:11 人气: 来源:

  一说到市,吃货们会首先想到羊汤锅、卤鸡米线等,爱养生的人首先会想到湖泉生态园与温泉,喜欢的人会想到与市名同名的锦屏山寺、佛。同样的,在不同人群的眼中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与想象。其实,还有内涵丰富的另一面,那就是深厚多彩的文化内涵。市委市正在着力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的文化一面不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福地福地,山川秀美。,地处滇东南腹地,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素有“南滇福地”之美誉,民族“歌舞之乡”盛名。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是各族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非遗文化绚丽多彩。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源于阿细人古朴的“阿细跳乐”。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

  阿细跳舞阿细跳月发源于云南省红河州市西山一带,流传于市彝族阿细人群聚的村寨,以及石林(南)、泸西、陆良等地区。

  阿细跳月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自娱舞蹈,均有规范的舞步和套。舞蹈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舞步有踢脚跳、鹤步单腿跳、弹跳步、跑跳步、转身跳、拍掌等;伴奏有特定的阿细民间自制乐器,即大三弦、大中小竹笛、小三弦、三胡、月琴、唢呐、哨子等,音乐为大三度宫调式,以1、3、5为核心音乐韵律和四分之五的节拍,构成了特殊音乐节奏和舞蹈形式,节奏热烈欢快,动作豪放粗犷,舞姿矫健飘洒,韵律强劲,气势恢宏,憾弦。表演时可几个人、几十人或上千人共舞,群众参与性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强烈的力。

  阿细跳月阿细跳月多次晋京演出,在、朝鲜、波兰华沙、美国音坛、维也纳金色大厅、第六届亚洲艺术节、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要场合展演,展示了极大的艺术魅力和风采,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哪里有阿细跳月,哪里就是欢乐的海洋”,阿细跳月现已发展为广场性的民间舞和亦可舞台表演的民族舞蹈艺术。

  2008年6月,“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细先基》,是中国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创世史诗。流传在云南省市西山一带。用固定的先基调传唱。光未然曾在1943~1944年间,进行过整理,并出版,书名《阿细的先鸡(基)》。“先基”,阿细语意为歌或歌曲。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最古的时候”,叙述天地的起源和人类早期的生活习俗。第二部分“男女说合成一家”,记叙阿细人独特的婚姻和风俗习惯。长诗内容广泛,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阿细人民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生活侧面,和现实交织,理想和事实融合,既是文学,也是历史。1959年出版了新版的《阿细的先基》。

  彝族阿哲人的民间传统舞蹈《阿哲跳乐》流行于市巡检司镇、五山乡、江边乡及开远灯笼山、华宁盘溪一带。

  唱先基的老人《阿哲跳乐》相传是从其民间故事《爱佐与爱莎》相源而来,其故事叙述了一对阿哲男女青年“爱佐”与“爱莎”为争、抗而双双殉情的动人故事。后人为了追忆这对年轻人,皆在“跳乐”时边唱“爱佐、爱莎”边跳乐以示追祭。现在跳乐唱“爱佐、爱莎”,也演化为泛指伙子、姑娘之意。据阿哲老人们传说,该舞已有千余年历史。

  《阿哲跳乐》有大跳、小跳之分。其小跳均为圈跳,男女人数不限,神情庄重,动作朴雅舒放,尤其女舞者,一个个垂首若思、含羞含情,双手按节拍扶而不拍,自然分合于腹前。男子均登吸顿踏步,抱琴而舞,悠然,洒洒荡荡。由小跳转大跳时,即一扫悠缓庄肃之态而群情激越粗犷,欢快热烈似夺闸而出之水。“爱佐与爱莎”之呼喊声也随之高亢嘹亮,浑厚深远。此时,女舞者皆由分扶手变为甩拍击掌,男女全部跳大蹬曳步(似跑跳步)。大跳注重了队形的变化和穿插,突破了圈跳的单一形式而具有现代色彩。

  ☆民俗节庆活动

  ○阿细跳月节

  自2009年起,以形式,把每年的8月7、8、9日,定为阿细跳月节。

  ○火把节

  彝族众多,每年农历的6月24,彝族和其他民族,都会自发地举行火把节庆祝活动。

  ○祭火节

  彝族阿细人神秘古老原生态的祭火节,堪称“化妆舞会”,也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在西一镇红万村举行,吸引周边群众和外来宾客数万人云集。热闹非凡,火热狂欢,四射。

  ○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节

  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节,是市巡检司镇和五山乡彝族最隆重的民俗节日,每年的农历6月24日举行(由巡检司镇和五山乡轮流举办)。

  ○女子祭龙

  巡检司镇陶瓦村女子祭龙活动,是全国独有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观光。

  ○苗族花山歌舞

  市新哨镇大红塘苗族村寨,每年春节的正月初四五六,都要举行苗族花山节歌舞表演活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文旅融合

  国家3景区西三镇可邑旅游小镇,阿细歌舞表演天天有,阿细民居的墙体民族文化,阿细文化陈列室,古朴的阿细民居建筑....。.这是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最好典型。

  ☆非遗文化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是各族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截至2014年5月,市有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省级名录3项,州级名录20项,市级名录130项。被命名的传承人228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7名,州级传承人28名,县级传承人192名。

  2011年至今,省州级传承人带徒536人,举办传承培训1000余次(课时),培训1万人次。初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建立非遗传习馆点28个。

  在中小学生中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从小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以“文化遗产日”、非遗展演、民俗活动、节日文化活动为契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强化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

  ◆悠远的文物文化

  现有各级人民批准公布的文物单位共计12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州级16项,市级106项。这些文物分布于全市各地。

  市文物陈列室位于原县委县内,设立在省级文物单位“弥阳文昌宫”内,与市文物管理所为一体。共展出文物110件套,(馆藏文物80件)。其中青铜器10件、化石1件、不可移动文物44件、石刻1套、木刻1套、陶器1件、古彝文1套、熊庆来生平图片60件。

  ○最久远的文物

  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异彩纷呈。从自然历史到社会发展,通过实物都可以得到完美再现。

  西二镇鱼他得村的火山遗址古生物化石,是迄今1亿4千万年至7千万年前海洋变成高原的。

  巡检司螃蟹沟犀牛化石,也有1千万年的历史。

  ○最有影响力的文物

  证明境内人类最早活动的遗迹,是位于城东磨盘山石,从遗址中采集的青铜残片、陶片等,它们已是3000多年前的遗物了。

  还有者左遗存的古驿道,独家村金子洞坡彝族崖画,它们都是文化的源头。

  青铜器的大量发现和境内星罗棋布的哨所汛塘古地名,以及十多处古铜矿遗址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自汉至明清以来,中原文化对的渗透和影响。

  ◆的名人

  钟灵毓秀,代有名人。自汉武帝在这里设置同并、律高县地迄今2000余年。唐天宝年间部在这里崛起,延绵相沿1260余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孕育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名人。

  ○客死,葬于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

  因他们而美丽,而生动,而生气勃勃。

  ◆丰硕的文艺创作

  市阿细跳月艺术团改制为公司两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创作出大量精品。

  ○舞台艺术

  先后创作综合、单项文艺作品共200余个,其中:大型综合舞台艺术有:民族歌舞《福地色彩》、《福地家园》、情景报告剧《鱼水恋歌》、情景表演《中国梦·红河·美丽》、情景游记《四仙游》、情景互动表演《马蹄幸运宴》等6部作品;单项作品有:舞蹈《阿细跳月》、《弄月》、《斗牛》、《霸王鞭操》《》《》、《颂》等150个。

  国家级项:一等1个(即民族舞蹈《阿细跳月》)。2013年3月,福地跳月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新编创的《阿细跳月》,参加2013《舞蹈世界》栏目与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舞蹈展演,与来自全国35支队伍共同亮相央视大舞台,荣获“舞蹈世界舞蹈全民星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特别荣誉”(第二期比赛第一名)。

  州级项:综合类一等1个、三等1个,单项一等5个、二等2个、三等8个。

  ◆文化出版

  近年来,文化出版工作丰硕,对传承和文化具有百常重要的作用。

  书籍:《阿细论坛》(第一辑)、《阿细跳月》、《阿细跳月的故事》、《文物志》、《阿细跳月》(三弦舞)、《彝山风韵》(宋正才剪纸作品集)、《歌舞乡村》(陈保舜舞台演出作品集)

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
关键词:人文民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log日志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