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书单|一年读了几本书?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8-4-1 2:11:10 人气: 来源:

  李开元的《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是历史叙事而不是论文和研究著作”。与当下一些流行的“历史叙事”不同,它有准确的历史、合乎情理的历史推测和深刻的历史认识。作者遥望秦末烽烟,踏勘事件发生之地,试图将湮没于地下英雄豪杰、再现。作者用文学语言叙述历史,读来激昂,顺畅明白。

  读完此书,不太明白其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作品。看到作者在附于书后的《参考书举要》里说“本书是历史叙事而不是论文和研究著作”,才勉强明白其体例。或许历史在我的印象里太过古拙而有些古刻,所以读到如此生动的“历史叙事”便有些,将其与孙皓辉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等同起来。在我看来,所谓历史小说是根据一定历史过程历史事件的一种“创作”,其场景、人物、人物性格多有虚构;而历史叙事却是在严谨历史事史基础上的一种“解说”,不能虚构,最多只能依据现有史证略加推测。《秦崩》的文字虽然很有文学味,作者踏勘古战场的书写差不多就是很好的游记,但它是历史书,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书。其对历史细节的拔疏,使古拙的历史更加生动,更加人文,更加可信。古往的日子再现眼前,消失的灵魂萦绕脑海,烽火烟尘,明月关隘,攻守杀伐,铁血纷争,英雄气概,懦夫……等等等等,在字里行间跳跃闪烁,合依然不熄不灭,仿佛要锲入神经,带我重回秦末。作者李开元,成都人,乃大老乡,自是亲切;曾师从田余庆先生,专研历史。现就职日本就实大学,此点于我,乃是遗憾。《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之姊妹篇《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已买回,因《秦崩》之吸引,想不看已不可能!

  对仅仅存在15年的秦帝国,对其的体认一直是矛盾的。传统历史中“暴秦”的观念一直盘旋在心,站在汉朝的书写立场,对秦好感不多。其“暴”既体现于其王国内的峻法,更体现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的,比如坑卒、屠城、强迁等等。战国未年的战争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只能从《史记》中窥其一二,而《史记》虽说是私家治史,受汉意识形态的统辖不深,但司马迁终究是生活于汉朝的史官,其从小接受的应该是汉朝文化的熏陶,而开创有汉一代的刘邦历来就喜欢把“暴秦”二字挂在口上。所以,秦之“暴”自然会体现在《史记》的叙述里。《史记》之后,治史者多沿袭司马迁之说,于是“暴秦”一说,延至今日;汉武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一统天下,对法家学说、以国的秦帝国亦无好话,再加之《史记》之记载,秦之“暴”先成为学者共识,渐成为民族共识,终成为国人共识。其实,秦之能灭六国、一统华夏,其所谓“暴”是战争的必然。要支撑庞大的军事行动和连年战伐,没有峻法,怎能进行战争动员?要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不坑、不屠,怎能令其一蹶不振?站在后世儒学的以礼、以德的立场,秦的确“暴”;站在今天和平下人性宽容和的立场,秦的确太“暴”。战时体制,必然其“暴”,正因为秦王国对内“严”,对外“残”,正因其“暴”,才成就了结束、一统天下的伟业。对秦朝的认识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渐渐地认识到它“暴”之外的其他。在我看来,秦之其他:一是创立了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制,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二千余年;二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的基础,虽秦历时短暂,但其“统”,却影响至深。所以,的在《读〈封建论〉呈郭老》中说:“劝君莫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此诗虽属“一边倒”,很有些偏颇,但“百代都行秦”一句却是不争的事实。贾谊《过秦论》有:“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而免刑戮,去收孥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其实就是说,如果秦二世能“正先帝之过”,“轻赋少事”,“约法省刑”等,就能使“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就能长治久安。遗憾的是,秦在灭六国、统天下后,不知恤民,薄赋轻徭,休养生息,而一直战时体制,继续采取高压政策,终因陈胜几百人举义旗而到致不可。至于胡亥、赵高、李期者也,只是这个大势下的偶然,并不是秦亡之必然。历史没有如果,在秦帝国两千年后,再去假设扶苏即位、蒙恬主政,秦帝是什么,已是痴人说梦,水中捞月。秦帝国之崛起、强盛、衰落、,自有其历史的必然。今日之人,遥望秦时,能涌起其“暴”之外的一些心思,便是对强秦(亦或“暴秦”)永不消逝的追思与怀想。有这些追思与怀想,秦帝国之短时而亡,也就不会带来太多的遗憾,而会给我们以启迪,令我们深思。

  李开元的《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写秦亡后楚汉相争。其体例“既是复活往事的历史叙述,也是连接古今的文学。”看过太多的文学,且书中错漏亦多,便觉其难比单纯历史叙事的《秦崩》。不过,因其有“鸟瞰式的概述”,比《史记》将相关史实分述于不同的纪、传,读来更为便捷,值得一读!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的叙事紧接《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继续“复活”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作者说:“历史是什么?历史是用的史料,复活消失了的往事。在终极意义上讲,一切历史都是推想。”对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认同其前半部分。对其所谓的“终极意义”,不敢苟同。不过,不管怎么说,作者的“推想”在很多细节上却令人耳目一新,读来顿觉新风扑面。但《楚亡》里也有一些“硬伤”,在如此厚重、由三联出版的书里出现这样的“硬伤”,既是有深厚国学底子的李开元的遗憾,也是有深淀人文积累的三联书店出版社的遗憾。如74页,蔡邕《陈留东昏库上里社铭》“延弟曾孙放”应该是指“虞延弟弟的曾孙虞放”,但作者却翻译成“虞延的曾孙虞放”;如117页,“败逃中的项羽,在阴陵(今安徽定远)被农夫迷,在东城(今安徽定远)苦战”一句中的两个备注,也值得斟酌,估计楚汉相争时的“阴陵”、“东城”都在今安徽定远,如这样在其备注“定远”后面里加上“境内”一词或具体的乡镇名称似乎更为恰当;如130页,“代国相国、夏说更是领兵进入魏国境内,协助魏军抗击汉军”一句中“代国相国”与“夏说”之间的顿号似乎多余,因“代国相国”是“夏说”的,领军进入魏国境内的就是夏说,如在其中加上顿号,就容易让人误认为领军进入魏国的是“代国相国”和“夏说”两人;如关于第一次攻占彭城的联军人数,85页说“将近六十万大军”,92页说“六十万连胜的强劲之师”,274页说项羽“二十八岁以三万精兵击溃五十六万刘邦联军”,作为严谨的著作,似乎不应该出现如此不一;如关于章邯被围废丘一事,到什么时候,其最后结局如何,作者似乎没有交代,我从书里看到的章邯是一直被围在废丘的章邯……《史记》是读过的,李开元“复活”的大部分历史事实,都略知一二,但他推测出来的一些“细节”却还是第一次读到,所以,在疑虑的同时,也充满新奇。特别是他列在书后的苏轼的《代侯公说项羽辞》,入情入理,分析头头是道,智者也不免会入其彀中,勇武有余、机巧奸诈稍差的项羽被“说”上当,就再自然不过了。有一套燕山出版社六卷本《苏东坡全集》,放在书柜里,一直没有认真翻过。读了李开元书后的《代侯公说项羽辞》,又从书柜里翻出《苏东坡全集》里的这篇文再读,对我四川眉山之东坡更多了一层敬仰。这,应该算是读《楚亡》的意外收获吧!曾经弱小的刘邦为什么会胜利,曾经强大的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史记》不同的篇章里都有分析,后世的评判也难出其右。李开元的《楚亡》的“尾声”是一篇名为《失者失天下》的短文,其评依然未超越司马迁,由此亦可见司马迁之“伟大”。

  杨绛的《“隐身”的串门儿》收录了先生五十年代所写四篇八十年代所写三篇论文和两篇译作介绍。这些文,一如她的其他随笔散文,洗经精审,儒雅大气。一是“大众”随和,不,我都能读懂;二是经典,不媚时,看不出其文写于什么年代;三是平凡典雅,不卖弄,少生僻词。读来亲切自然,受教不少。

  杨绛这几篇文的篇名如下。《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论萨克雷〈名利场〉》、《艺术与克服困难——读〈红楼梦〉偶记》、《李渔论戏剧结构》,以上四篇,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今日翻看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书或文章,都可以从中看出鲜明的时代烙印,肯定会有一条所谓的“红线”在里面,重者亮相前台、喧宾夺主,轻者潜身字句,若隐若现。但读杨绛先生的这四篇文,一点也没有时代烙印和所谓的“红线”。如果不是文尾落款标明的时间,你根本就无法知道这是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章。这,或许才是学术之为学术的气象,才是大家之谓大家的风范。《事实—故事—真实》、《旧书新解——读〈薛蕾丝蒂娜〉》、《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这三篇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上七篇,是编者所说的“论文”。作为文艺论文,其品质也值得一谈。这些论文,平易近人,虽多论外国文学作品,也多引古希腊文艺理论,但并不特别难懂。用词遣句也很注意,典雅而不佶倔,意蕴深厚而不生僻难解,很“大众”很“平民”,不是学术象牙塔里孤芳自赏的“病美人”,而是身居邻舍和蔼可亲的知性“老太”,如我这般学识的人,也多少可以读懂。而且篇幅不长,义尽言终,与现在那些动辄一大本的理论著作,满篇不知所云的“论文”比起来,亲切随和,怡人眼目怡绪。还有三篇,算是译序:《〈吉尔布拉斯〉前言》、《〈小癞子〉译本序》、《堂吉诃德与〈堂吉诃德〉》。杨先生“论”到的这些书,几乎都读过,有好几本还买了下来,现在堂而皇之地排在书柜里。但是否真的读懂了作者的意图,领会到了书所要表达的东西,就不敢随便言说了。在我这里,那些小说,多半只是一个故事;现在,留在脑海里的,也多半只有故事甚至连故事都是残缺的;那些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言行几乎忘得一干二净,只有一个名字还时不时在冒出来,提醒我曾经目遇过神会过他。这样的读书,就我的读书情状,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将如此。所以,很多时候,我边读边幻灭地想着读书这件事:这样读下去,有什么意义?不需深究,我之读书,肯定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也问自己:不读,又干什么?同样不需深究,什么也不能干,什么都干不了!既然什么也不能干,什么都干不了,那就继续读书吧,哪怕是“瞎读一气”。如果连“瞎读一气”这点最后可以自诩的习惯也没有了,我之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没事时,读点书,总比老是睡觉,老是打麻将要有意义一点。

  读杨绛的文,对她行文的平淡冲和印象很深。不论是多么大的事,多么浓烈的情绪,多么深刻的感触,她表达出来,都是淡雅的。在杨绛的文里,看不到激昂的冲动,看不到抢天呼地的悲号,看不到浸入骨髓的痛彻,看不到智慧的深沉,看不到堆砌辞藻的卖弄……读完《“隐身”的串门儿》全书,需要借助百度、汉典才能理解的词汇竟然没有,虽然不敢自夸已经全部理解了,但在读的时候至少在词句上没有“门坎”。她的表述如淙淙山泉,如潺潺溪水,如奔涌江河,从高到低,一畅然而下,读来亲切自然,悠悠然,淡淡然。但这,并不是说她的文平庸没有深度、如白开水淡而无味。在平淡冲和的表达后面,隐藏着她丰厚的学养和积累,有属于她自己深沉的感触。你看她的引文,多而不显卖弄,恰到好处,无“吊书袋”之感;你看她的论证,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从不强辞夺理;你看她的结论,顺流而下,自然得出,一点也不牵强。读她的文,仅从词句上说,有时有读小学生作文的感觉;但在这样平淡的文字后面,有的却是难及的深邃达观。读她的文,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觉不出她是“最才的女”,也觉不出她的钱钟书“最贤的妻”,只觉得她就在低矮的市井与你比邻而居,戴着眼镜,穿着整洁,微笑着,儒雅谦和,蔼然如春风拂面,在令旷神怡的同时,自然而然谦躬谦逊起来,谨言慎行而不敢稍有造次。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大历史”的开山之作,不知其名者,几乎就是“”。此书选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六位影响万历朝历史的历史人物,以万历十五年(1587)为轴,回溯探源,分析明末社会乱象之症结和秩序崩丧之必然。叙述冷静,分析到位,不简单褒贬,读之甚觉其然。

  手里的这本《万历十五年》是三联书店2003年第15次印刷的版本,买回来不下十年了,但一直没有认真去读。因现在空闲日多,乃从书柜里找出,认认真真的读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既不是断代史,也不是编年史,它剖万历十五年这个面进行叙述,但却又有上溯有下探,所以,说不清它的体例。从文字的角度看,它既不是传记作品,也不是文学,但好像也不严谨的历史学著作。黄仁宇在附于书后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说:“商业性质的书局说,你的文章提及宫廷生活,妃嫔间恩怨,虽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又因海瑞,牵涉明朝财政;因为李贽,提到中国思想,应属学术著作。大学出版社则认为这书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又缺乏分析与解剖,实在是不伦不类……”这既可以看成是黄仁宇的自谦,但也可看着是他对此书的评判。其实,作者并不是想叙述万历十五年(1587)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因为“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作者是想借在万历朝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六位历史人物(有看似高高在上的万历、有执意的首辅张居正、有试图“和稀泥”的首辅申时行、有至清的模范海瑞、有以抗倭闻名的名将戚继光、有思想家李贽)的言行,来分析明末进而分析明朝乃至整个定学说为一尊后的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法律、财政、军事等等。这书有许多令人过目难忘的特点:一是它的叙述方式,很多地方似乎是文学性的,其文学性甚至远远超过了许多文学;但它的叙述却又不是想当然,几乎所有的叙述都能够找到原始资料的支撑。这样的历史,读来生动有趣,如坐春风。二是它的叙述很客观,就是被视为历史很是“”的正德,似乎也没有贬低的意思,历史人物在作者笔下都按着自己的性格生活处事,不再是简单的“好”与“坏”,也没有“正”与“邪”的较量与争斗。这样的历史,与经常读到的很不相同,也不太习惯。三是它的叙述看似平淡其实却很深入,对文官制度发展到明末渐致,对治理法律缺失渐致社会紊乱,对制度制衡承平日久军事渐致弱化,等等,都有深刻的分析。读之,看到的不仅仅是万历十五年,也不仅仅是明末,仿佛看到了一个年老体衰的老人,蹒跚其步,趔趄而行,行将就木。黄仁宇在书的结尾说:“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其实,不但是这些历史人物“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也已经无法“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了。所以,作者最后说:“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十五年的故事已经“悲剧性”地结束了,但同样的故事还得延续几百年才会“悲剧性”地结束。而这个结束的过程,是那么,那么撕心裂肺,今天的每个国人依然能从近代史中感同。

  读黄仁宇的作品,其掌握资料之丰,拔疏功夫之细,推论“史见”之准之精。读过他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蒋介石日记》,对他提出的国共两党并存时,重建了清朝崩塌后的基层组织秩序、基本完善了上层架构的判断印象很深。对他通过能够读到的蒋介石日记解读出来有别于传统教育里的蒋介石,印象同样特别深刻。从而对蒋介石及乃至中华有了新的认识。读历史,能有这样的收获,于我来说很是难得。他的历史作品比较客观,不受意识形态左右,研究深入,视域广阔,着力很深;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历史作品却吸引着许多如我这样历史之“外”的读者,被视为“经典”,列入文科必读书目。这样的结果,应该与他“大众化”甚至“文学化”的历史表达方式有关。他的许多作品,初看仿佛文学创作,仿佛历史小说,但认真读下去,却是严谨的历史研究著作,不敢说每字每句都有出处,至少其所叙及的每一事,都能从史料里找到佐证。《万历十五年》更是如此,作为以历史资料为蓝本的历史叙述,全书很少文言引文,最多不过十来处,能如此简略,如此不“吊书袋”,不仅难得,也不容易做到。从“五四”算起,他应该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新学人。虽是美籍,但骨子里却是中华文化基因,积累的亦是中华文明,所以,在我心目中,他属于从走过来而没有因各种原因中断旧业重起炉灶的学人,既“新”,亦“旧”,“旧”里的新,“新”却依旧。也正因为如此,他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顾颉刚的《国史讲话:上古》从商周讲起(顾以为夏及以前为传说时代,无史证其存在),到春秋楚庄王止。前(前841年)多取材《诗经》之“商颂”、“周颂”,有以诗证史的味道;平迁后几乎全取材《春秋经》其《左氏春秋传》,仿佛是其转述。视其深研之作不太妥贴,作为历史普及读物恰到好处。

  顾颉刚的“国史讲话”讲成这个样子,有点令人失望。是否再读其《国史讲话:春秋》和《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迟疑不决中。

  裸猿:顾的研究在他那个时代是顶尖的,其研究方法也开一代之风气。尤其在改开之后的思想大解放时代,顾的史学观属非马的性质,更得。有捧抬之嫌,但也不失大师风范。现在的史学研究,尤其是美国、日本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早已不在一个层次上,非顾所能比也。

  风中的雨回复裸猿:前不久看过顾颉刚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很受。同是顾的作品,同是以前的老作品,为什么这本《国史讲话:上古》就没什么收获呢?感觉不只是时代的问题。因之就想:顾颉刚先生是不是长于“史识”而疏于“史证”呢?

  《三国志集解》第二卷,含《魏书》三少帝纪、后妃、董卓二袁(绍、术)刘表、吕布张邈臧洪、二公孙(瓒、渊)陶四张(杨、燕、绣、鲁)诸传。曹魏一脉,三传而衰,三少帝一如汉献,已成傀儡,不爽,此为明证。董、袁、吕、张、陶、公孙诸人,志大智小,只风云一时,能得善终,已属幸运,难成大事!

  《三国志集解》第二卷之《三少帝纪》、《后妃传》有点枯燥。三少帝已成司马氏之傀儡,难有作为,虽按帝纪书写,却不具帝号。想想献帝,就够可怜,但其虽为傀儡,至少还有个帝号,而曹魏的三少帝却连个基本的帝号也不书具,真是大悲。一代雄主曹操地下知之,岂不气得头晕?行禅篡汉之曹丕地下知之,有何感慨,亦可测之。古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善有,恶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还说:,不爽。曹之篡汉,未及半百,即沦为司马氏之傀儡,这是不是一种呢?《世说新语尤悔》载:“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这晋明帝司马绍也是个可人儿,听王导讲及晋文帝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羞愧无比,掩面伏于坐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晋取魏之天下亦如魏之取汉,但其后代却因有这样一位“反思”其得天下“不正”的君主,令人顿生好感,多多少少可以冲抵一点对司马懿祖孙的。遍观《三国志魏书》,曹魏后代却没人有如此的“反思”,所以,当其因应“不爽”之谶时,也没多少同情,而是有“取无道,失亦无憾”的感觉。《董卓二袁刘表传》、《吕布张邈臧》、《二公孙陶四张传》所记人等,均系汉末据有州郡的风云人物,其中以袁绍、袁术最为著名。此二人出生汝南袁门,先辈在汉,四世五公,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及全国。袁绍与袁术出生豪门,得天之助,少有侠名,折节下士,名重海内。这些,既是他们优于其他汉末群雄的可贵资本,也是他们在董卓朝纲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有的史书上说是他们是从兄弟,有的史书说袁绍出于袁家婢妾,综合史料,袁绍与袁术应为同父异母兄弟。此二人,在东汉未年王纲废弛之际,都有非分之想,只是袁术曾经实施了,而袁绍没有机会实施。但用曹操的话来说,他们兄弟都是“志大智小、外宽内忌、多疑无决”之人,虽可借助曾经的名望纵横一时,终究难与曹操这样的枭雄图霸,所以二人最终抑郁而死,不得善终,落得个子弟偕诛、族灭家亡的。而吕布,纯粹一武人,不但有勇无谋,而且得谋难断,除诛杀董卓一事可圈可点外,其他皆为难成大事之举,其之溃败,被缚白门楼,身首异处,自是必然。倒是张绣与曹操的关系,令人看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之真谛。张绣初降曹操,因曹操霸其族叔张济的妻子而愤,因曹操交好其贴身卫士而疑,降而复叛,击杀曹操子、侄。后再请降,曹操应允,待之如初,既无“秋后算帐”的意图,也无“秋后算帐”的行动。曹操者,真可谓成大事不拘小节者也。据《魏略》载:曹丕“数因请会,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自不安,乃。”曹丕之逼狭刻薄,其与其父肚量之大小宽窄,亦可见其一端。至于刘表、张邈、张杨、张燕、张鲁、陶谦、公孙瓒、公孙渊者,生于,因缘际会,虽一时据有州郡,称雄一方;但大浪淘沙,其能依附于强者得善终者已属不易,何谈成就大事?!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写天津卫的奇人奇事,虽不署具体年代,却可读出清末民初的味来。作者说“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人。”这些以奇人为主体的故事篇幅虽短小却意蕴深远,愈品愈醇,浓酽非凡。比之冯梦龙书写的奇人奇事,谋篇更精到,文字更雅顺,好书!

  我所知道冯骥才的作品多是写其故乡天津的,多是写清末民初这一时间的。《神鞭》,应该是他最为出名的作品吧。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的另一个中篇《那五》(有点记不清是否是他的作品了)。读《俗世奇人》,回想着曾经走过的天津街巷,这些人好像正从街头巷尾慢步而出,迎面而来。书的插画“皆取自清代光绪末年天津出版的《醒华画报》”,与作者写书的时代相锲,彼此辉映,趣味无限。这书,还要回味着从头再读一遍。

  朋友说:这书读了三遍。看来,还真得认真再读。相信:再读之时,收获定会更多,定会窥见其中更多奥义。

  又读了一遍《俗世奇人》,18个故事,18位性格鲜明的人物。故事奇,人更奇。从有教益讲,应是《刷子李》,所以会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从情节曲折讲,应是《蓝眼》,起起伏伏,一波三折,折处出人意表。从世态描绘讲,应是《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鳌》和《刘道元活出殡》,把清末民初天津卫之活灵活现展示于读者眼前。但我最喜欢的却是《酒婆》,小说里那位不知居于何处所干何业天天下晌到店喝大半碗山芋干酒的穷苦“酒婆”,那位守着小店卖往酒里掺水发现不再做假的老板,活生生如在眼前。老店不做假了,但酒婆喝了不掺水的酒走到大马未醒过来不幸遇难的结局,更令人稀嘘:“到底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当然,其他的篇章也有令人称奇之处,比如《张大力》之力大无穷,《小达子》里神偷中年,《背头杨》之滑稽古怪……总之,每篇有每篇的神奇精彩,每人有每人的奇巧风采。这书,先放着,慢慢回味一阵子,又来看。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二)》依旧写天津卫的奇人奇事,时间段依然大约在清末民初。和《俗世奇人》比起来,之二记事多写人少,故事很有传奇性但人物性格却略显缺失。字里行间满满的天津味,令人读来感觉颇深,也能领略作者的拳拳赤子。一座城市有一位甚或多位书写故乡的作家,会使城市品味增加很多。

  冯骥才在该书的后记里说:忙着整理村子,对文学投入的精力少了很多,所以,这部早已写就的书只得偷闲整理出版。虽然整理村子,即将消失的民俗,将民族传统传承下去,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作家,却更应该把精力投入到创作上来,创作更多文学作品。这,同样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所以,暗地里盼着冯骥才能写出《俗世奇人(三)》来,再给我们一批栩栩如生的天津卫传奇人物形象,带我们走进清末民初或者其他时代的天津。《俗世奇人》共十八篇,《俗世奇人(二)》也十八篇,如果再来几个十八篇,天津肯定会更生动,更有趣,更吸引的目光与脚步。只不知,冯骥才有没有这样的计划。读冯骥才写天津卫奇人奇事的小说,一些经常目睹听闻的小城奇人奇事也冒了出来,于是想仿着冯骥才的体例写一个小城人物系列。本周已草草写就两篇:《五儿》、《栽得深》,自己觉得还可以,但不敢拿出来“秀”,决定让它们沉在抽屉里,慢慢改来。暗地里给朋友看,朋友说:很有味道,很有传奇性。虽明知这只是在一种鼓励,但私下里却也有点开心。其实,民间有很多传奇人物,他们的传奇故事值得书写。从他们的传奇故事里,可以窥探到之无常、命运之多舛、生活之艰辛、人性之复杂,亦可烛照灵魂深处的暗疾甚或痈疽。只可惜我笔力不逮,只能表面描述,无法写出他们的精彩与生动来,更不可能为小城立传添彩。憾之也甚!

  《中国史学入门》是顾颉刚、何启君1965年底、1966年初在香山疗养时,何请教顾的讲授。讲中华民族的沿革,讲传承下来的历史著作,讲汉学、、理学,讲中国哲学史、中国教史等等,从中可见顾颉刚丰富的积累与深厚的学识。只是,终系临时讲授,与专著相比应有差距,作为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正好。

  顾颉刚的随口讲授,思清晰,史料丰富,涉猎之广令人叹为观止。读罢全书,不得不老一代学的积累。不过,也见着书里好像有三处错谬:一是43页说“孔突不黔,墨席不温”,此句在古书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文子自然》里说“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如引用,取其一都不错,但简略为“孔突不黔,墨席不温”似乎不妥。二是86页谈到《越绝书》,前面说“相传是东汉初袁康作”,后面又说“不知作者是谁人,只知是东汉人作的”,两者似乎矛盾。第三是230页,前一页讲到董仲舒提倡“定名分”、“安命运”、“守常法”,但在230页却说“他更明确地提倡上述定名分、定命运、守常法三大条”,把“安命运”说成了“定命运”,应该是错了。但这些“瑕”难掩其实质性的,如果要找一本比较普及却带有专业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的书,我觉得,顾颉刚、何启君整理的《中国史学入门》是再好不过的了。我读了它,至少对汉学、、理学的不同在哪里,古文经、今文经冲突的缘起、发展、沉寂如何,儒、佛、道三者在中华大地上如何冲突、融合等等,多少有些了解,并且也说得出来。“大家小书”这个系列,真是令人开眼,醒人脑筋,值得一一慢慢读来。

  本周陪儿子看比赛,看书的时间少一些,草草读完《俗世奇人(二)》和《中国史学入门》,收获却颇大。只是选择到了好书,就一定能收获一二。如能收获一二,这书就没白读。

  易中天的《三国纪》是其“中华史”的第十卷,讲述汉末和三国历史,跨度与《三国志》相同。易中天着眼大势,分析兴亡,辩明事理,得出“士族儒学地主”应在这一时段夺取的结论,可成一家之言。全书分袁绍揭幕、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分天下、武侯治蜀、桃园惊梦六章。最喜欢桃园惊梦这章,很好看!

  因为了解一些三国史实,易中天的观点虽在陈寅恪的观点上有进一步的深入,但对《三国纪》讲述三国情状部分并不是特别喜欢。最喜欢是的书的最后一章《桃园惊梦》和《后记:何时忘却三国》。易中天《三国演义》热的几段话读来令人深思.“贯穿了《三国演义》的始终,尤其是在赤壁之战的前后。原本都是正人君子的周瑜和诸葛亮,也都变成了心怀鬼胎的,一个‘’,一个‘奸刁险诈’,全无惺惺相惜,磊落可言。/然而大家都说好看。/这可真是‘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酪’。所谓‘三国热’表现出的国态,甚至大中华文化圈的追求和文化心理,不可疑吗?”哈哈,有意思,真有意思。“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酪。”鲁迅,也只有鲁迅,才能说出如此精辟、如此深刻、如此令人震撼,如此令人咀嚼再三而余味无穷的话语。

  易中天的“中华史”系列,现在已出的都买了回来,但一本也没看过。因为要读《三国志》,才把《三国纪》找出来读。这是一本完全白话的历史书,作者的重点不在阐述史事,不在发微考证,而在述明自己的观点、自己对“三国”的理解。从六章的题目可以看出,作者是从大处着手书写“三国”的。他的观点,值得关注,可备为一说。他说:“历史有大趋势,也有小插曲。大趋势就是中华帝国的阶级由贵族地主(秦汉)变成士族地主(魏晋南北朝),最后变成庶族地主(隋唐以后)。小插曲则是秦汉与两晋之间,三个‘非士族’的同时并立。”他认为:曹操与袁绍之争就是主要是庶族法家地主与士族儒学地主之争。曹操代表庶族地主阶级这个观点,好象陈寅恪在其《魏晋南北朝史录》里曾经提到。但易中天并不是简单沿用陈说,而有新的突破,即认为东汉一朝,士族儒学地主的方兴未艾,虽因董卓之乱而遭受戗害,但历史的趋势是士族儒学地主代替贵族儒学地主成为主导力量,而曹魏也好、蜀汉也好、孙吴也好都是庶族地主的“早产儿”,由于“早产”,由于“不合时宜”,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所以,虽然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儒学地主集团在与以曹操为代表的庶族法家地主集团的竞争中失败了,但士族儒学地主集团的广泛资源并未消失,一有机会,就会冒出头来,争取。果然,曹氏篡汉二十来年,司马氏为代表的士族儒学集团,就取代了曹氏庶族法家地主集团。因为北方士族的力量强大,所以,曹魏事实上最先。同样,蜀汉,特别是诸葛亮治蜀时,所代表和奉行的也是庶族法家地主。而且,蜀汉还涉及到新、才外来与本土之间的矛盾纠缠,以刘备集团为代表的荆州集团、以刘璋旧臣为代表的东州集团和益州本土集团的争斗一直没有停息。虽然诸葛亮治下的蜀国是魏、蜀、吴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但当名义上的曹魏、事实上的司马大军压境时,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本土集团积极主张息战投降,免使益州百姓再受战乱之苦。同样,东吴也是庶族地主,也存在以孙坚和孙策旧部为代表的淮泗集团、避免战乱的北方士族集团和江东本地,但孙权很好地处理了这一关系,渐渐地将军政转移江东本地(比如陆逊、顾雍都是江东本土士族)。所以,虽然孙权执政后期偏执甚至滥杀,其继承者更是兄弟、叔侄、族里相残,孙皓更是无度,其存国的时间却是三国中最长的。最终,三国归晋,司马氏集团代表了士族儒学,这支的一直到隋唐才将移交到庶族儒学集团手里。易中天这样撰写《三国纪》,给人新鲜之感。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理解,但他至少没有简单抄袭别人,只此一点,这书,就可以读一读。虽然易中天是以讲三国而红火起来的,但他却并不看重三国这段历史。在《三国纪》的《后记:何时忘却三国》里,易中天说:“事实上,这段历史并不重要。它不但比不上之前的启废禅让、西周封建、秦并天下和独尊儒术,也比不上之后的五胡乱华,更不敢望百家争鸣之项背。”针对《三国演义》及毛批对三国这段历史的“整容”甚至“变性”,易中天总结三国历史的“本性”:“前半段,是曹操与袁绍的线斗争;后半段,则是曹魏、蜀汉和孙吴的斗争。后来三分归一统,不过是回到了历史的本来。”

  《初恋神嫖》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印行的“莫言小说精短系列”之一。有标注时间的均完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1个故事中20个以其故乡高密为背景。看似只写故土内容单一,却底蕴丰厚笔涉万象,有真实书写,有传奇故事,有玄幻,其比喻奇特,文笔精美,想像丰沛,结构神巧,令人叹为观止,感概良多。

  这套书买回来差不多16年了,最近才翻出来。虽然几乎看过莫言的所有长篇,但对他的短篇却没什么印象,所以,读起来很有感慨。与编者用《初恋》和《神嫖》两篇为“莫言小说精短系列”之一本的书名不同,书中21篇我最喜欢的却是《天花乱坠》和《金鲤》。如果说从《天花乱坠》可以看出莫言小说的语言和结构方面的风格;那么《金鲤》就是最没莫言小说特点作品,因为其仿佛有汪曾祺《受戒》的味道,所以喜欢。这套“莫言小说精短系列”共三本,慢慢看来,不求有所斩获,只求陪我度过与寂寞。

  列为广西师大理想国丛书的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4卷《三国志的世界》,由“在日本出生长大的韩国人”金文京撰写。此书最可取之处一是有一个很准确的副书名:后汉三国时代;二是站在旁观的角度对比《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异同讲述历史;三是探索三国时的外交史对今日东亚三国关系的影响。好!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印行的日本讲谈社的《中国的历史》共十卷,被列为出版社“理想国”系列丛书之一种。域外人写的中国通史,书柜里只此一部,但因部头太大,一直未读。近读《三国志》,便把书柜里有关“三国”的书全找了出,慢慢读来。这套《中国的历史》第四卷,讲与《三国志》对应的时代与史实。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易中天所说因为《三国演义》的流布,成为国人最关注的历史,虽然国人关注的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但谁都可以说说道道一阵子三国,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三国志》并不只写“三国”,真正意义上的三国应该指魏蜀吴并称为帝的那段时间,而《三国志》却上溯下探,所以,讲谈社这本书有这个副标题《后汉三国时代》就显得特别醒目,给人一种很严谨的感觉。与易中天所说“事实上,这段历史并不重要。它不但比不上之前的启废禅让、西周封建、秦并天下和独尊儒术,也比不早之后的五胡乱华,更不敢望百家争鸣之项背。”相反,金文京认为三国时代对“现代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影响至深,中国的“很多特征都是以三国时代这起点而形成的。纸的普及就是其中一例”,所以三国时代是“现代中国的起点”。当然,引用这个观点,并不表示我赞同这个观点,但不管赞同与否,将其列这一说,还是应该的。《三国志的世界》叙及重实时,并无多少遗漏,但却并不追求面面俱到。全书加上序章、终章共十一章,严格意义讲述三国历史发展过程大事的只有第一、二、三、四、六章,而其他六章言及的却是外交、情报、教、文学、国际关系等等,这样的史书,读来有些新鲜,很有收获。其纸在后汉及三国时代开始普及的论证,令人信服,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把纸的使用与普及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纸的使用带来了书籍以及书信的普及,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爆发了一场信息。”这个结论,读来也很新鲜。由此可见,将包括些书在内的这套《中国的历史》列为“理想国”这个系列,是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有眼光的。我也自夸一下:买这套书,也是有眼光的。哈哈

  风中的雨:《三国志》以魏为正朔,《三国演义》以蜀为正朔,而吴不论是在严谨的史书里,还是在“演义”的小说里,都被严重地边缘化,沦为陪衬。事实上,吴在三国中,比蜀、魏的存续时代都要长。它对江南的开发和汉化,为西晋后的东晋在江南承续奠定了基础。因此,研究三国,应该特别注重吴的研究,从对吴的研究中,或许能得到异想不到的收获。金文京在《三国志的时代》一书,特别注重对吴的研究,所以,这本书不但有异域比较的“旁观”视角,而且给了我们一个更准确、更全面、更真实的三国。书中提到一本名为《三国志平话》的书,并说“这部《三国志平话》是后来《三国演义》的底本中,以三国为题材的现存最早的小说。”又说“《三国志平话》现在在中国已经散逸不存,只知道在日本内阁文库(江户时代幕府藏书)收藏有原本以及在图书馆收藏有流传本。”还说“在中国的书籍中对这本书却完全没有言及。由此可见,在日本和朝鲜,人们从很早就开始对三国小说表现出甚至超出中国人的强烈关心,这一点很值得关注。”如果真如作者所说,那么,“这一点”的确“值得关注”。

  spoonli说:在读书声中,这一年过的好快。因为选择读书,感觉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通过大量读书,感觉头脑越来越充实。我一直强调,人到中年才读书,不为研究不求,只为和快乐,当然有时越越不快乐......发微博两年有余,主要为激励自己,也很高兴给书友一个参考,参考而已......

  spoonli回答:我每天上下班上两小时可以读100页左右的闲书,一周五天就是500页,相当于2-3本书,一个月就是8-10本。上班闲暇两周读一本书,一个月两本,晚上回家读学术类作品,两周读一本一个月两本。四个周末8天读4本书。如果有脱产学习还可以读更多。

  惊蛰-YUHANG说:年初给自己定下一个今年要读完50本书的计划,快到年底,目前共读完52本书,图中有50本,另外两本是《契诃夫小说全集》的一二册。表格中未收录近期所读完的两本书,评分仅代表个人喜欢程度。自己偏爱的出版社读的多一些。以此纪念,18再接再厉!

  

关键词:人文贷可信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log日志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