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诗情化意》这本书强调的是“人文”。那么“人文”又是什么?我觉得应该给观众们一个引导性的明确方向,避免日后与那些擅长滥竽充数的杂凑概念之混淆:
“人文”是一个大话题,说不好就又是一句忽悠的空泛话。我们一谈到人文,经常提及的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思想”、“人文”,这就说明“人文”就不是单纯的知识、品德与才能的积累,更是一种历史遗留的问题。这就是何以《诗情化意》这部作品在强调“人文”时,离不开京剧艺术的“仁、义、礼、智、信”。“人文”深度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导向问题!
读过大学,或者是的读过文史专业,都不代表这个人是有人文素质的,顶多可以说这个人受到过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是集中体现在一代人的家教、谈吐、作风、人格,内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是不同时代教育的文化传统承袭的结果;这是历史遗留与文化传统承袭的深度问题。我印象十分深刻,上大学读到CURRICULUM学科时英国老师曾经严肃地问过我们一个问题:“教育应该规范到家庭教育还是学院教育?”我在当时认为是“学院教育”,但老师的答案却是“教育应该规范到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接受素质教育的第一步。这说明不论是何种民族,大学都是不可能完全教授给你“素质”的。何况是“人文素质”?
这需要体察一个人的父辈甚至再往前去推算他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传统,再到这个人所承袭的文化教育传统。再回过来看看我们中国旧时的家庭教育,推崇的文化教育传统是“仁、义、礼、智、信”,一直持续到时期。
我在任何场合或自己的作品中,都不断地强调与复述,创新不等于妄自与民族的文化传统,那不是真正意义的革新;这叫不自量力的激进。就像一棵树再如何生长也不可能离开它的根一样,你如果连自己的根都剔除了,你不是就该去死了么?还谈什么创新?
我觉得不是艺术落寞了,而是喜欢卖脸面的演员越来越多了。追求的不再是艺术风骨,是率和点击率。长久以来,大家对演员行当的人士皆有些嗤之以鼻,客观来说,未必只是由于旧时职业的“三六九等”;我想根本上是在于一个行当里的为人、与人格的优劣比例。
潜心创作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少。一个演员,你如果自己都不尊重自己,还要把自己当作玩物耍得自己跟个弄人一样到处去卖弄自己,别人怎么可能会去尊重你?先生如果不是由于被形势推到这个,像他这样安分的艺术工作者应该也是会被埋没的。
传承给了他荣耀亦拖累了他一辈子,几十年的孤独与愁绪又可以向谁倾吐?观众们自然是不会有兴趣听你这些抱怨的。他是一个乐于把温暖带给别人,痛苦只留给自己的人。他的这种隐忍与坚毅的内在令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男人的担当与责任,他的美好是一种人格美、与心灵美;现在你再也不可能在中国见到他这样的男人了,他的离开更意味着一种时代价值观念的;这是我最的一点。
很多人谈论最多的是他的开朗与,这样反而就容易忽略了他是一个“人”的事实,他有烦恼、有脆弱、有性格、有所;先生是一个谦逊的人,你把他捧到一个不切实际的反而不是尊敬他,是在增添他的压力与负担;你把他当个有缺点的人去交往,给他一个可以犯错的与空间,他自己也会感到自在与舒服;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在思想与上能够与他平等对话的人可以完全理解他。太过于完美化的就不是“人”,是“形象”;梅兰芳已经被形象化了,我很不愿意先生亦继续被形象化。他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受人尊重,无关于他的出身与艺术作为,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他愿意为了除他自己以外的人和事付出与时间。
对于有关他的逸事我还是我们保持缄默是最明智的,很多事情真的也轮不到我们对去说三道四。
我没办法适应在面前乖张浮夸的表现,在人前假迷三道的说些空话我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但我有无法隐藏与排解的悲伤情绪,我必须将它们投射到一部作品中去。
电影艺术于技术上弥补了京剧艺术在平面舞台的局限性,舞台虽然是一个具体的立体空间,但对于观众而言,舞台是无法前后运动的。电影的三维空间超越了180度的有限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京剧艺术的写意之美。电影的三维空间建立的视像最终体现的是京剧的写意性空间,这是舞台平面很难突破的一点。
现在我们国内的艺术院校对录取门槛规范的很高,我认为这都是在向非常积极的方向上发展。以前人们总会有个误区,总以为是文化基础课程分数低的人才会去报考艺术院校;仿佛选择艺术专业的人都是在一种无从选择中的选择。身为艺术工作者,尤其涉及艺术教育范畴的,就必须给大众一个明确的规范导向。这个导向就是“艺术不是面向所有人”。全面考察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创造力,让禀赋优异与真正有实力的艺术人才进入到这个门槛中来,才真正有可能发挥与创造最实质的艺术价值!
“人人都是艺术家”这种刺激你去消费的广告宣传语不可轻易!这种不负责的煽惑言论只会你误入。“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这毫无疑问;门庭若市的只是“商品”,不是艺术创造。现在人们对艺术的门槛好像就没有一个评估标准,就以假乱真的什么都可以来滥竽充数一下,我觉得这个衡量标准就是“商品”与“作品” 的区别。那么“商品”与“作品”又如何去区分呢?
像京剧这门艺术,是根植在中国传统基础之上的,任何外来的文化不了它亦复制不了它,因为这种文化是我们中国固有的,并且世界可以通过京剧这门艺术了解到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这是艺术,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进而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力。
而“商品”就只是利益最大化,“趋利”是第一位的,产生不了任化的影响力。“跨界产品”就是一种使之营销再催生利益,这根本是无法与“艺术作品”中产生的“文化”所自然带动的影响力去相提并论的!
演员不是靠点击率、不是率,一定是作品;一个演员唯一有力的只有他的作品。如果一个演员追求的是自身的艺术境界,就越是要在名利场这种嘈杂的里甘于寂寞;潜心成就出一部让后世们愿意记住并持续欣赏的作品!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