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医学人文教育应贯穿医生职业的始终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9-1-5 3:29:54 人气: 来源:

  做梦洗头

  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系副主任曹永福看来,对于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不仅需要“显性教育”,还需要“隐性教育”。一些直观的载体,可能具有口头传授等不能及的感染力。比如,天津医科大学的“生命意义展室”、在市郊建立的“遗体捐献者纪念园”以及树立的“奉献碑”,山东大学医学院保留下来齐鲁大学时期的“博施济众碑”,山东大学医学院创建的“百年院史馆”,新疆医科大学设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碑”等,都是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好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网:医学人文教育,被认为是克服现代医学“对人的遗忘”的途径。而目前,有学者指出对医学的人文复兴等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您觉得在课堂之外,对于医学伦理学及人文的培养,如何落实于实践之中?

  曹永福:医学人文素养是对医学人文关怀的知、情、意、行、信等多方面的统一,因此,对于医学伦理及人文的培养,课堂教学和教育固然有利于医学人文“知识”的获得,但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当然不能仅仅局限于医学伦理学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医学基础课堂和临床课堂教学的共同努力,需要医学专业教学中融入有关医学伦理教育的内容,因为医学专业与医学人文本来是天然地融为一体的;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需要付诸医学人文的实践之中,在医学人文实践中、尝试、体验、锻炼和提升;不仅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教学和教育,而且需要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的继续教育,结合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实践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医务人员宜应“工作到老,修身到老”;不仅需要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的“显性教育”,还需要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的“隐性教育”,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来影响受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情感。有关医学院校和医院的校(院)训、校(院)风等、校(院)文化等都会起到促进医学人文素质养成的独特作用;可以通过有关医学人文的“载体”,发挥期对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素养的影响,比如,天津医科大学在解剖教研室建立遗体捐献的“生命意义展室”、在市郊建立的“遗体捐献者纪念园”以及树立的“奉献碑”,山东大学医学院保留下来齐鲁大学时期的“博施济众碑”,山东大学医学院创建的“百年院史馆”,新疆医科大学设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碑”等,都是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好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文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您在大学教授医学伦理学,学生对以其为代表的人文内容接受程度怎样?就全国而言,医学伦理学也在逐步进入医学教育的体系,您觉得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曹永福:目前,医学大学生还是乐于接受有关医学人文的。一方面,他们已经认识到人文素养是一个现代医务人员的必备素质,一个好医生应该是一个“人文医生”;另一方面,从现实社会需要出发,他们也基本认识到,要当一个好医生,仅仅具备生物医学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文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要了解有关国际、国内医学执业伦理规则,学会如何跟病人交流不良信息,明白如何进行医患沟通,懂得如何依法行医和依法自己,知道怎样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等等。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医学高校已经将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例如,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已经把医学伦理学、医学、死亡文化和教育等医学人文课程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这是适应国际医学教育趋势、满足现代社会对一个好医生要求的需要,当然,也是获得国家执业医生资格、顺利开展医生执业的必然要求。

  我觉得,目前全国医学高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势头不错,但不同学校的发展不够平衡。总体来看,开设课程相对单一,师资数量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有的高校对医学人文课程重视不够,例如,课时较少、仅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没有配备专职教师、甚至认为医学伦理等医学人文课程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人文内容,走入或者融入医学,您觉得目前主要障碍何在,又如何消除?

  曹永福:医学人文走入或融入医学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源于医学人文方面,医学人文知识需要丰富和完善、需要挖掘和“接地气”,医学人文教学和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来自医学专业方面,医学专业及其从业人员没有普遍和切实认识到医学人文的价值,认识到医学人文本来就是医学的当然组成部分等。消除这两个方面的障碍,当然,一方面,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的研究,提升医学人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是,通过医学人文的研究,完善有关医学人文内容。比如,随着深化“医改”,以及社会转型,医疗卫生领域中许多伦理规则需要通过研究重新予以确定,否则,就会呈现“潜规则”大行其道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凸显医学人文的社会价值,让广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和感受到,医学人文、知识和技能,对于医疗机构发展、医务人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不应予以,应该欣然接受。具体措施包括,进行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的继续教育,开展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的交流和体会,和完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人文医学的要求,加强医学人文的业绩考核等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后基因组、人类胚胎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医学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对伦理观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其中,您个人最关注哪项新技术?医学伦理应当如何坚守、人文,应对这类挑战?

  曹永福:当代生命医学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引发大量社会、伦理和法律争议,这本身反映了人们对于这些技术的伦理自觉。我本人当然对于这些高新医学技术的伦理争议十分关注,但我更加注意那些与我国国民卫生保健关系密切的高新医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临床运用,例如,人体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转基因食品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运用引发的问题,更为迫切需要我们予以应对和解决。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需要开展生命伦理和医学伦理研究,明确应对挑战的伦理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应对这些挑战的社会机制。例如,制订和完善医学伦理法规,建立医学伦理专家审查机制,加强对这些生物医学研究专家的伦理培训、提升生物医学研究专家的医学人文职业等。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