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协商会议三亚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政协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提交建言献策。政协委员孙冬提交提案提出,三亚各大旅游景区周边的乡村,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如何能够在高质量的城镇化标准下百姓和富裕农民,以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周边村子为例谈情况和。
政协委员孙冬表示,自己是乡村景区周边的工作者,这两年国家建设美丽乡村花了很大的力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实际工作上看来,景区周边的乡村是具有最好的发展条件。每年有几百万的游客从这些乡村门口走过,却没有给当地老百姓留下发展的机遇,所以发展美丽乡村、发展新农村应该从景区周边开始。很多游客已经到达了,希望能够引起的关注,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和当地企业或社会资本的介入,再加上老百姓的配合和认可,共同打造美丽乡村,这是发展新农村的捷径。《》中介绍了三亚景区周边村镇基本情况,从西线高速口到达大小洞天景区会途径崖城镇南山村委会管辖范围南山四马一队、四马二队和四马中队。南山村委会由10个队组成,人口约5200人,当地居民以务农为主。由于近90%的村民土地被征用,农耕地不足,村民种植瓜菜多以开垦荒地为主。据统计,村民靠务农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
同时说明了四马村现状,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从四马村进入大小洞天景区沿途,道坑洼不平,行驶十分颠簸,与临近通往创意产业园的道形成鲜明对比。一到雨季,地势低洼处形成水坑,积水难排,加上海南炎热的天气,成为蚊虫繁殖的温床,不仅影响美观还带来卫生隐患。村民生活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或渗漏到地下。不少村民养殖鸡、羊、牛等家禽和牲畜,由于没有污水管道,随处可见因动物养殖造成的“绿藻地”。没有集体的生活垃圾堆放点,不少村民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在自前,其中一处废品收购站收来的废品也堆积在边。随着选择自驾的游客越来越多,巨大的落差甚至导致部分游客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村庄建设无序。由于缺乏统筹和规划,受传统影响,四马村也处于自流的状态。为交通方便,村民偏好在公两旁建房,修到哪里房子沿建到哪里,整体建设布局零散。此外,当地村民还习惯散养牲畜,任其在交通主干道上、觅食,造成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在旅游旺季,窄车多,很多不熟况的司机因紧急刹车,极易酿成交通事故。
整体有待提高。不少村民沿马建房利用便利条件开小卖店、小餐馆。店面招牌规格不一,风格各异,有碍观瞻。不少段年久失修,每当有车开过尘土飞扬,通往南山港的段尤其严重。2014年8月起,南山港作为海上巴士的停靠站,负责向大小洞天景区输送海上游游客。作为景区周边村镇,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从三亚市海棠湾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风情小镇可以看出,此类风情小镇属于惠民工程,主要用于解决和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计问题,通过切实生态,探索农旅结合,“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对于旅游景区周边的乡村,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时候,可以根据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打造融合景区特有文化的风情小镇。结合四马村现状其更适合作为大小洞天景区的补充,以景区文化为依托,一方面强调功能性,填补景区未能满足的市场,以体验化为特色,延伸吃、住、行、游乐、购、娱配套服务。强化景区人文和整体感受度,最终与景区相结合,形成一个旅游功能完善、感受力强的旅游目的地。
鉴于此,对四马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上提出了对策和,统筹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可持续的统筹协调发展。由统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体现村镇特色,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着力重点解决污水排放及垃圾处理问题。改变村中污水横流的现状,建立村垃圾收集点,优化人居,使农村卫生保洁形成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性事业的发展差距,让村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
是强调“本土风情”,注重再次融合。目前,国内很多在建的风情小镇,都以意大利、、法国等异域风情为主。对于三亚,我们在发展中应该更加强调本土风情,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独一无二的风情小镇,能够很好地体现差异化特色,有助于强化文化旅游。大小洞天是以文化为主线,打造和谐生态景区,四马村在发展规划中可突出这一特点,以道文化和元素为主题。具体可以从小镇的空间构架组成元素上加以设计,比如客栈、餐厅、标等节点元素,特色建筑、特色活动等有形或无形标志物,主要为体现出属于自身的风格和形态。这样有本土文化与特色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有东南带风情的异域文化相结合。
以人为本,综合发展。在满足游客需求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化地百姓,使村民生活实现真正的城镇化,主要还是要创造稳定的就业。而稳定的就业,从客观方面,强调外在就业,对于旅游景区周边小镇来说,建设符合区域生活形态和生态系统的经营有利于提供本地就业机会;从主观方面,则强调内在的人文。因为三亚区域水平差异,村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可能会导致主观与客观不匹配的局面。从四马村目前情况来看,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要注重提升村民的素质教育,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提高综合软实力。培养村民现代社会生活。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制的,用良好的民风、村风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村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提升发展能力,适应美丽乡村建设。(枉源王海云实习生雷漫)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