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波士顿资讯 > 正文

战争胜利70周年

类别:波士顿资讯 日期:2015-9-4 20:48:38 人气: 来源:

  在纪念大会上,习总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鲜明表达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引发社会热议。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在9月3日举行隆重的阅兵式。届时,17个国家将派出方队和代表队参加检阅。阅兵是对武装力量检阅的仪式,在展示武器装备建设成就和军队士气面貌的同时,也融入了每个国家特有的元素。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炮轰沈阳城,由司令本庄繁亲自策划,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了一小段南满铁,此为中队所为,当夜向沈阳北大营之中队发动进攻,标志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当时,日本侵略者把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全国抗战初期,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中国的狂妄。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百团大战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军、新四军为主的中队手中。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1944年,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1945年,八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当时,由于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1940年日军实际占领区投降。1945年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战事直到1945年8月23日苏军占领港口才真正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同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大礼堂)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盟国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表示接受日军投降并缴获出他的随身佩刀,表示了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八年抗战,日本方面315,861人阵亡,502,213人受伤,不包含大量依附日军的中国部队,伪军等。

   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卫根臣,1930年生,1941年参加夏县泗交抗日支队,后加入八军第120师359旅,战争中多次负伤,右眼失明。老人说,他10岁的时候父亲被日本侵略军,母亲和妹妹在逃难中走失。后来他参加八军和日本侵略军战斗。

  ,1925年出生于临城,1937年参加抗战,1942年加入。在抗战中历任八军129师385旅团排长、员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先后参加百团大战、晋东南反“九”、白晋战役等,多次负伤。

  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的事实。

  毫无疑问,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战争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取得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就不会有世界反战争的胜利。

  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拚一死战,这正是由于中国抗战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给予了重大影响的结果。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log日志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