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疗费用支出的快速增长不可持续,价值导向的医疗时代正在来临。与传统的医疗系统相比,价值导向型医疗有潜力在大幅改善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是全球医疗系统转型的大势所趋。
中国经济导报讯记者程晖报道 日前,全球医疗体系不同领域的卓越领导者共同,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型医疗系统转型,以更低的医疗成本实现更优的医疗效果,强调关注真正对患者有意义的医疗效果。这一是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论坛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作项目报告《医疗价值:为医疗系统转型奠定基础》中提出的。
世界经济论坛和波士顿咨询公司紧密合作,于2016年7月启动“医疗价值”的合作项目,为期两至三年,采纳全球医疗体系各领域多方合作的方法,由全球医疗系统各领域的领导者担任项目执行委员会。此次发布的报告汇集了项目的初期,重点在于明确关键问题,为价值导向型医疗系统制定框架,提出医疗系统转型线图,并特别强调政策的关键推动作用。
“我很高兴在中国发布这份世界经济论坛关于医疗价值的洞察报告中文版本。我们视中国为非常重要的全球参与者,中国有潜力成为推进全球医疗系统专注对病患有意义的价值和疗效进行转型的领导者。这份报告提供了一个促进各方进行对话的良好基础、勾勒了价值导向型医疗系统的发展框架并且提出了关键的政策。这些政策如果能落地实施,将汇聚各方力量向着对病患非常重要的共同目标迈进。”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健康与医疗主管Arnaud Bernaert表示。
报告指出:当前价值导向型医疗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全国范围的医疗系统中完全实现价值导向型医疗。此外,即便是领先者也面临变革的障碍。这些障碍来自于传统医疗系统的组织形式、资金来源和监管方式,以及经济和非经济激励的方式。
价值导向型医疗的基础在于三项根本原则:系统性衡量对患者重要的医疗效果以及为了在医疗全程确保疗效而产生的必要成本;持续追踪不同细分患者群体的医疗效果和成本;量身定制干预措施,提升对细分患者群体的价值。
为了推动价值导向型医疗的实现,报告总结了加快价值导向型医疗系统转型的四大关键要素,即:信息学和数据:简化疗效与成本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共享;对标、研究和工具:将疗效及成本数据用于临床实践的改进和创新;价值导向型支付:创造激励因素,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关注价值;医疗服务组织方式的创新:改善医疗系统中的协调行动。
报告还强调,公共政策对于促进价值导向型系统转型具有关键作用。政策制定者可以为疗效标准制定、数据共享、创新支付、医护径协调合作以及创建新业务模式消除障碍。
为了将付诸实践,世界经济论坛和波士顿咨询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进试点工作,美国亚特兰大市已经率先开展。亚特兰大市医疗行业各个领域的40多家企业或机构在亚特兰大市长Kasim Reed的领导下汇聚力量共同应对心衰疾病的挑战,于2017年10月正式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大幅度提升心衰病人的率和生活质量,从而降低人均医疗支出。世界经济论坛还计划在其他四个国家开展试点,包括、荷兰、新加坡和中国,我们相信在中国开展试点将对中国医疗体系转型带来重要意义。
BCG于2017年11月同时出版的深度报告《跨越式发展:价值导向型医疗在中国》专门针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提出了价值导向型医疗对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指出了目前价值导向型医疗在中国的发展水平尚低并有诸多挑战,但是中国有潜力在价值导向的医疗系统转型上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
报告撰稿人之一,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小燕女士表示:“中国正面临着疾病负担和成本不断攀升以及医疗效果有待提升的双重挑战,因此中国亟待通过价值导向型医疗,实现在可控的成本下提升国民健康和医疗效果的目标,避免走发达国家医疗支出不可持续发展的弯。中国和医疗体系各领域需要充分认识到价值导向型医疗体系的重要性,通过政策推动和跨领域合作,中国有潜力实现价值导向型医疗的跨越式发展。”
就中国现阶段发展程度来看,尤其在实现价值导向型医疗体系的关键要素方面,中国的成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举例来说,差距体现在:
以上各个关键要素的改进和突破,都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推动。目前在政策层面,价值导向的意识已经开始萌芽,提供方向性引导,尚需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鼓励。
为了实现中国价值导向型医疗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报告提出了在各个关键要素和政策推动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信息数据收集以及对标研究的推行:需要依靠政策推动以及行业协会与非机构共同驱动,以点带面逐步建立指标体系和数据收集体系,积极推进对标研究;
医疗服务机构的:推进分级诊疗发展,鼓励整合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并鼓励领先的医疗机构率先转变正“以患者为中心”的组织;
政策驱动下的跨领域合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引领并推动行业向价值导向型医疗转型;支付方应积极探索开发创新的价值导向型医疗保险方案,为转型提供经济层面上的支持;医疗服务提供方则需积极采纳疗效评估,依托疗效和成本数据的反馈,不断改善医疗效果;医疗技术公司和医药公司应积极推动信息数据分析和对标,提供“超越药品/器械”价值的服务;协会与非机构则可以共同价值导向型医疗,为和行业疗效对标提供和参考。
“中国价值导向型医疗体系的重大转型无法依托单一实体完成,只有通过各利益相关方协作和共同推动,才能实现价值导向型医疗体系的落地。各利益相关方的协作推进是实现快速转型的必要条件。”报告的撰稿人之一,BCG全球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黄培杰表示。
报告最后指出,未来中国可以采取局部试点再全面推广的策略,并从难度较低的领域逐步切入。在条件成熟的领先医疗机构首先开展试点,从完善数据登记、实现数据透明化等小处着手,再到探索创新的支付方案以推动医疗行业体系变革等等,逐步实现在中国价值导向型医疗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