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商家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己的商品。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不少商家都在现场设立了免费的互动游戏,派发礼品。乍一看去,整个会场就像一个巨大的嘉年华。不过转了半天,记者却很少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带着疑惑,记者询问了一个正在摊位前忙碌的工作人员。
这位名叫李异的中国留学生工作已经两年了,如今作为某公司市场部助理的她,今年是第二次来到波士顿大学生节。她告诉记者,两年中她也很少在这种类似的活动中见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即使去校园里办促销活动,中国留学生也很少前来交谈。不过还是有些中国学生会看她像中国人,前来用中文和她交流。她认为语言的障碍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文化上的障碍,中国留学生普遍的不善于和陌生人攀谈,往往在自己的圈子里可以玩的很嗨,但是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说话经常两句话就没词了。
那是不是主办方宣传不到位的原因呢?记者有采访了活动负责人Paul Tedeschi,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每年他们会在3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活动事宜,租场地,安排商家和在各个学校进行宣传。除了在波士顿各个高校的校园里派发宣,还会和各校学生会合作,将活动介绍推送到学生邮箱中。不仅如此,在学生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中,主办方也创立了账户,不时发送最新消息和进行现场互动,方法不可谓不全。在回答记者为什么很少见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时,他一脸委屈的表示,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他也希望更多的国际学生能够来到现场,感受美国文化。能做的宣传都已经做到了,票价也很便宜,一天10元,两天15元绝对是学生能够承受的起的。
那究竟原因是什么呢?记者又来到紧邻汉考克会议中心的保得利大厦,时值周末,大厦二楼的购物广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其中有不少学生打扮的中国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正在购物的中国留学生,他们表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波士顿大学生节,不少人还以为记者询问的是周日的波士顿留学生日。一位来自音乐学院的郝同学告诉记者,如果知道有这样的活动,他是一定会去的,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能得到消息。
由此看来,消息不畅是造成中国学生不能参加到美国主流社会学生文化生活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国际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活动方会把活动介绍写成中文,发到中国学生常常驻足的社交。要想更好的融入美国生活,参加类似的集体活动,认识更多的外国朋友是必不可少的。在此,记者新来的留学生朋友,每天多关注学校的邮箱和加入美国主流的网络社交,关注学校和不同的组织,方便及时得到活动资讯。同时更要突破心理上不敢交流的障碍,不怕说错,敢于张口。只有这样才不会感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寞,也能更快的融入美国的学习和生活中。(王昊)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