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波士顿景点 > 正文

苏州风俗书香江城独家访问]何祚欢:汉味兼容天下味

类别:波士顿景点 日期:2013-5-3 11:01:59 人气: 来源:

  何祚欢:汉味兼容天下味

  记:您创作了许多作品,评书、小说、小品等,大部分都是在写武汉,武汉的人、武汉的事、武汉的特点。

  何:2006年出版的《何祚欢文集》选的是我历年来的作品,共计267万字,其中80年代之后的作品比较多。当初创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演出的需要。舞台演出,要求的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内容新一点,形式新一点。我是个老武汉,耳闻目濡身边人身边事,一有了想法,我就有赶快写出来的冲动。

  后来越写越觉得,口的事实在多,写也写不完,越写越多。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我就只写武汉了,并且越写越顺畅,越写越有乐趣。

  记:从1972年开始创作,到现在,您一直在写武汉,您是怎么保持创作这种灵感源源不断的?

  何:从1972年-1995年,这20年我有充足的准备。1972年,我的了一个机遇,可以去图书馆阅读,甚至因为信用好,图书馆管理员也会网开一面,让我把想看的东西借回去。那时候我借过很多类型的书,有历史资料,小说,前人笔记。这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学习了不少武汉历史,让我的知识结构不单一。还得感谢我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人,身边人身边事,已经融入血脉。写作的时候需要什么“佐料”,身边的东西马上跃入脑海,被我信手拈来用一用。

  举个例子。1985年,我去汉正街,那时候的汉正街已经全国有名了。转了一趟后,我发现,此街已非我曾经熟悉的彼街。对于这个城市的旧时生活的回忆扑面而来,一些情感上的东西涌出来。那时的汉正街每个棚子都住了来武汉创业的外地人,而这些人的创业又引来了七大姑八大姨一圈亲戚。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法这个现象,回来后,我压抑不住写作的冲动,很快写出了《养命的儿子》。写了一本,发现想写的还没写完,又接着写,“儿子系列”就是这样诞生的。

  所以说,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长期的武汉生活,以及对这种生活的思考。

  记:写了这么多书,您是怎么理解“汉味”的?

  何:我写的那些书正是想表达我心中的“汉味”。我以为,“汉味”,就是一座商业城里的兼容天下,兼容天下人的味道。这个汉味,不是几个方言就能体现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什么都可以揽入怀中的特性。

  武汉人的风俗,仔细品,就能品出兼容的味道。具体一点,仅吃的方面,生煎包子,扬州传来的;宁波汤园,宁波传来的;黄松糕,苏州传来的……

  武汉500年来的商业脉络以及地理,使得兼容天下成为武汉人骨血里的汉味。这个汉味,你得细细地嚼,慢慢地品才会识得真味。

  记: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您心中的“汉味”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

  何:现在武汉人的生活、习性肯定是有变化的。比如生活方式上的,消费观念上的,很多都跟着大在变。但我看到的是,武汉人骨子里的“汉味”还在那里,还没有变。

  武汉人不保守,不排外,愿和天下人交朋友,“碟里赶到碗里”的汉味还没变。

  记者李小娟

  责编:YN

关键词:苏州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