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皆以庙会为载体(图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6-5-16 20:03:42 人气: 来源:

  绛州鼓手正在表演《秦王破阵乐》 资料图片

  从庙会风俗中逐渐沉淀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也就是曾经庙会中常见的,比如戏曲、社火、饮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有的还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

  1绛州鼓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新绛稷益古庙会各种社火、民俗表演都会引得十里八乡万人空巷。其中,演员最多、最热闹的表演当数当地传统的绛州鼓乐。

  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交汇之地,历来在、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绛州鼓乐据史籍记载可追溯至初唐。唐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兵从龙门渡黄河,屯兵柏壁秦王堡,周。新绛县至今还遗存着李世民屯兵柏壁时用的擂鼓台。据说当时的人们为庆祝胜利,创作了一部表现李世民部队的车轮声、马蹄声、人喊马叫声,并具有气壮山河气势的乐曲《秦王破阵乐》。这就是最初的绛州鼓乐。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秦王李世民也因军民为他而创作的这首锣鼓喧天的乐曲《秦王破阵乐》感到自豪。

  李世民继任后,将此曲调入宫中,凡遇大典盛宴,无不表演这首燕乐大曲,以炫耀自己在灭隋建唐时的功绩。清朝《直隶绛州志》曰:“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招集贩粥人甚便之。”时出版的《新绛县志》也曾说:“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绛州鼓乐一直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庆典、婚嫁和庙会活动中的主角。新绛民间一直流传着“北岸的棍,西岸的鞭,石坡上的镲儿铙得欢,八庄的锣鼓震破天”“北行庄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庄的鼓儿敲得好”等俗语。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鼓乐。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2006年5月20日,绛州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王点兵》《老鼠娶亲》《厦坡上滚核桃》等都在这里。

  2柳林“盘子会”愈来愈盛行

  吕梁市柳林县,几百年来流行一种独特的社火形态,那就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盘子会”,其载体就是令人瞩目的“盘子”。

  盘子是柳林独有的文化现象,由于它集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于一体,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浓缩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柳林盘子大都分布在县城周边十公里左右的城乡周围,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盘子200多个,现存最古老的盘子在距县城两公里的穆村镇沙曲村,据考证,大概出自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虽几经离乱,但盘子仍然保存完好。

  盘子作为柳林县特有的一种民俗性载体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有着突出的民族性和性,日前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林盘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制作艺人匮乏、研究和创新滞后的困境,当地已及时制定了计划对其进行全方位,使这一集节日庆典、工艺美术等多种内涵为一体的民俗真正成为柳林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柳林盘子”活动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二、三开始,到正月十五达到,搭盘子是“柳林盘子”活动的开场戏,盘子活动的组织一般是由群众自发形成,组织实施的叫纠首,主要由区域内的男户主轮流出任,纠首的多少视区域的大小和活动的规模大小而定,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纠首中还有一个领头的叫“主人家”。

  每到逢年过节,人们将对来年生意兴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以盘子祭祀的形式得以寄托,从盘子上“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的故事彩绘和雕刻不难发现这一历史痕迹。一般来说,一个盘子都是由一个区域内的居民们共同出钱制作的,每年的活动经费也是由这个区域内的人们共同负担,活动的经费大多是凭心而为,但人们都是争着抢着多出钱。

  搭盘子是件苦差事,所花费时间的长短依据盘子的大小和构件而定,少则三两个时辰、多则三两天,从盘子的结构来看,分为木制和铁制,还有的为几种材料混合构筑,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一般要将其分为近200个组件,安装、套插自如也便于保存。柳林县闫家圪台村民更是别出心裁,为了更加方便搬运,延长使用寿命,还为盘子安装了移动轨道,建造了房子。

  盘子是一件要求更细、更精的艺术品,从造型上看可谓是千变万化,有的多层多面,庭台楼榭、飞檐斗拱、栩栩如生;有的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让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动起来,让人看了妙不可言;有的楼台人还可以上去观看,无论木雕、绘画这些都出自当地民间文化艺人之手。

  3河曲人,无论走多远都惦着那口酸捞饭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忻州市河曲县李家沟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八龙爷古庙会。要说庙会上卖得最多的当地美食,就是酸捞饭了。

  早在唐宋时期,河曲老百姓就常年以糜米(糜子,黍的一个变种,山西人俗称黄米)为主食,这种食物适应于寒冷地区的特点,热量大,耐饥寒,深受喜爱。

  据史料记载,北宋年间,辽兵经常北边,山西的北部则首当其冲,深受战乱之苦,接连不断。当时的河曲老百姓为辽兵掠杀,白天逃至深山躲藏,夜间才敢悄悄回村,有时甚至几日才可下山回家。

  有时,当人们刚将糜米泡好准备煮饭时,闻辽兵将至,只好将米丢下,再次外出。几天后回来,米泡得发馊,人们又舍不得丢弃,凑合着将发酵了的糜米煮粥吃,结果煮出的粥米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别有一番滋味。而且,大家渐渐发现,这种泡酸了的糜米饭不仅保持了原有的耐寒耐饥性,还具有清热解渴的功用,从此人们纷纷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以上酸汤中浸泡半天,使其发酵后澄出糜米,即可做成酸粥。河曲人将这种粥称之为“酸稀粥”;在酸汤中煮至八成熟捞出后上笼蒸熟的米饭,称为“酸捞饭”或“糜糜饭”。

  久而久之,河曲人家家户户锅台上都有了一只“酸米罐”,里面泡着糜米,利用锅台的温度任其发酵,随吃随捞。特别是在夏季,食用频率更高。后来,有人还尝试往酸稀粥里加入土豆、红薯块等食用,人们发现这种酸汤不仅可以解渴生津,还可以解酒。渐渐地,这种当地风味流传到晋北各地,乃至山西许多地方,千百年来成为山西民间饮食文化中极有特色的食俗之一。

  后来,酸捞饭还被走西口谋生的人带到口外,到后山、河套一带,并融入当地的饮食风俗。很多河曲人,无论走多远也想带着浆米罐子,因为走到再好的地方,也时时惦着那口酸捞饭。

  本报记者贾丽

  链接

  消失的庙会民俗

  如今,也有很多在传统庙会上盛行一时的旧俗已经消失了,多与有关。

  比如在山西的北部盛行一种“看闯客”的驱鬼方式。男女老少只要患了病,此道者即到纸铺里去“看闯客”,所谓闯客者,鬼魅也。而“看闯客”实为寻求驱鬼之方。旧时,乡镇县城里的纸铺子都经营一种特殊的纸张,如“钱垛”“空位”等等,还有有关的书籍,精于此道者只要问明得病日期就可以用这些东西查到辞鬼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器物。如哪个方向,出门几步,五色纸钱几个,钱垛几张等等。送鬼时,有一种办法是用一碗酸菜汤水,把三炷香两头点着后在病人头上转三圈,口中念念有词,然后观察酸菜汤水,据说可见鬼之存处和送鬼方向,之后把各种神纸送到大门口焚化。这样,缠身之鬼就可被送走了,以治病救人。这种习俗解放以后已近绝迹。

  巫蛊驱鬼曾经在山西民间也较为流行。巫蛊就是人们熟知的巫婆神汉,以老头老太太为多。他们一般以黄纸为神符,以香灰为灵丹,以清水为神露,装神扮鬼,手舞足蹈实际上是人命,借欺诈钱财。

  还有曾经在庙会上随处可见的占卜卦摊也越来越少了。如今,人们对未来命运更相信科学,而不是所谓占卜人的三寸不烂之舌。

  作者:贾丽

推荐:

0
0
0
0
0
0
0
0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log日志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