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青木正儿的往事与《风俗图谱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20-1-4 14:23:34 人气: 来源:

  青木正儿是日本汉学界京都学派的之一,其生前和王国维、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人都有着广泛的交往。谈及和王国维的友谊,则不得不提他的老师狩野直喜。狩野直喜(1868-1947)是京都学派的创始人,其开创的汉学研究方法“狩野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1910年,狩野直喜因研究敦煌学来到中国,在此结识了王国维,两人相谈甚欢。之后,辛亥爆发,王国维东渡日本,在日本受到狩野直喜的照顾。这正为刚刚毕业、初出茅庐的青木正儿提供了求教的机会。

  在1922和1925年的两度访华期间,青木又多次与王国维当面。都是研究中国戏曲专家的二人自然有很多话题可以交流,而青木的《中国近世戏曲史》,就是因为不同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将明清戏曲贬低为“死文学”的观点的刺激下而完成的。

  1919年,青木正儿在日本创办了学术《支那学》,在第1卷第1号上发表了《以胡适漩在中心的文学》,并将此书寄给了胡适。胡适随后回复了青木,并盛赞“京都的学者向来很多研究中国学的,现在我看了这个,格外”,二人自此开始交往。第一次中国之行,他在大学的招待宴会上见到了胡适。之后,二人通信频繁,常常探讨包括《水浒传》在内的文学相关内容。

  而与周氏兄弟的交往,则是以胡适为媒介展开的。青木正儿是第一位在日本公开评论鲁迅小说的学者。他说道:“在小说方面,鲁迅是位有前途的作家,如他的《狂人日记》,描写一种狂的惊恐的,而踏进了迄今为止中国小说家还尚未达到的境地。”胡适曾将青木的相关和书信转寄给鲁迅,鲁迅也曾正式回复过青木正儿。虽然二人从未谋面,但鲁迅高度评价了青木的著作《中国近世戏曲史》,并购买了其当时出版的所有论著。

  相比起来,青木与周作人的友情则更加醇厚。周氏两兄弟几乎同时与青木建立联系,但不同于鲁迅,周作人与青木的书信交往长达半个世纪,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1941年,为汪伪效命的周作人到东京参加会议。途经京都时他见到青木,二人相谈甚欢。而在旅日期间,青木为周作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斡旋与帮助,以助于周回国后,一连去了两封信以表示感激。之后,周作人也通过信件对青木诉说着人生的沉沉浮浮。

  除了以上提到的名家之外,青木还与许多中国学者有过交往。比如,在元曲研究方面,结识了赵景深、卢冀野、傅芸子、傅惜华诸先生;在中日学术的译介方面,结识了王古鲁、汪馥泉、郭虚中、梁绳柿等先生;在戏曲表演方面,结识了梅兰芳、韩世昌等演艺名家。可以说,青木正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请中国画师画下的风俗,是1925年青木正儿游学时想到的主意。他观察到,随着东渐之风日盛,中国很多古老有趣的风俗,正在慢慢消失。

  此前在日本,除了对所学的中国文学专业进行研究,他还对中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常常在研究室阅读《点石斋画报》,还在旧商店里淘到了十三卷本的《清俗纪闻》。《清俗纪闻》是中川氏请日本画师绘就的南方风俗,而青木正儿则有着更大胆的想法:直接请中国画师描绘风俗。

  于是,他向资助自己游学的申请了经费,想要完成一本题为《中华风俗图谱》(后改名为《风俗图谱》)的图文结合的书籍。他将此书分为岁时、礼俗、宫室、服饰、器用、市井、娱乐等七个细目,然后物色画工绘制。而这个画工,就是刘延年。

  刘延年生平已经很难查考。但从画作来看,他是一位技艺娴巧的画师,而其画风也正显示了清末民初绘画的主要潮流。他笔下的人物依稀还有着改琦、费丹旭等清代人物画家的影子;画面的场景感和气息让人想起早其三十年的《点石斋画报》;而其色彩的使用和对的描绘,又与杨柳青年画中表现民俗题材的作品极为相似。

  然而,等画稿“阅两年而成”之后,此书的出版事宜却搁置了下来。青木正儿起先是工作繁忙,先将图谱保存在日本的图书馆里。而等其有空为图谱做文时,他又被调入到京都大学工作,图谱不在身边,又很难借出了。

  直到1964年,出版机构平凡社注意到此书,打算将其收录进“东洋文库”,并由中国文学专业出身的内田道夫撰写解说。由于成本原因,次年出版的《风俗图谱》仅仅是黑白缩印本。在此之后,此书一版再版。1986年,平凡社终于出版了此书的彩印本。

  一部常年日本,受到良好保存又极受重视的《风俗图谱》,自然也受到了国人的注意。作家老舍和前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访问日本,看到图谱时,曾经感叹道,“中国也没有这么全的风俗图谱”;而名物研究专家扬之水也评价道:“以图谱的形式详细介绍风俗,我所知道这是唯一一部。”

  2015年,东方出版社得到了平凡社和日本的联合授权,耗时近四年,首次引进出版了中文简体的彩色版《风俗图谱》。本书邀请了青木正儿的研究专家张小钢教授担任。较之日版,本书还收录藏于日本图书馆的青木正儿关于《图谱》绘制工作的相关,这对于读者了解这本书的来龙去脉有着极大帮助。

  在内容上,引进版的《风俗图谱》保持了原书的面貌,总共分为八个章节。分别为“岁时第一”,收录了岁时的各项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乞巧节等;“礼俗第二”,收录了嫁娶和丧葬的各项仪式,如送妆、上娇、挂孝、圆坟等;“居处第三”,收录了民居民宅的和建筑结构,如正厅、书斋、闺房等;“服饰第四”,收录了清末民初的穿着和打扮,如衣饰、帽子、发髻和鞋履等;“器用第五”,收录了家里用的各种摆设,玩儿的各种玩具,如桌椅、彩灯、风筝等;“市井第六”,在市井游荡时可看到的各种景象,如,更夫打更,小贩摆摊儿等;“游乐第七”,人各种玩乐的名场面,比如打麻雀、斗蛐蛐、打茶围等;“伎艺第八”,一些戏曲杂耍的内容,比如说书、傀儡戏、落等。

  本书的注解部分由日本教授内田道夫执笔。他不仅对中国的风俗了解颇深,还旁征博引了诸如《苦竹杂记》《鹤林玉露》《老残游记》《儿女英雄传》《燕京岁时记》《儒林外史》等中国经典,为这些风俗找到其历史文脉。除此之外,书中还出现了很多前代描绘的风俗对比图,如《中国民俗志》中的“接神仪式”、《诗赋盟传奇》里的“赏菊”、《牡丹亭还魂记》里的“化妆女性”和任伯年所绘的《玩鸟图轴》等,更加直观地呈现出这些风俗的继承和演变。

  这样一本诚意之作得到了很多文化大家的肯定。民俗学者冯骥才、北大教授陈平原都给出了不俗的评价,而扬之水更是称赞道:“印刷精美,超过原版。”

  青木正儿逝于《风俗图谱》的黑白影印本首次付梓之时。若他知道此书相继出版彩印版,并于将近百年后被引进回中国时,他定会深感欣慰。这证明其一百年前所做的努力,终归是没有白费,他为中国民俗保存所出的力,终于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因为,保存一个地区风俗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回归其本源地。云南迷人湖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