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波士顿攻略 > 正文

刘鹤启程访美背后有一个“中美三赢”的故事

类别:波士顿攻略 日期:2018-11-1 2:14:05 人气: 来源:

  应美国邀请,中央局委员、中央财办主任刘鹤将于2月27日(今日)至3月3日赴美访问。届时,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和两国经贸领域合作交换意见。

  刘鹤此次美国之行备受瞩目。在刘鹤访美的背后,则有一个“中美三赢”的故事,或许这正是中美经贸应有的姿势。

  2017年10月,当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CRRC)设在美国州春田市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厂投产时,州州长查理贝克亲临现场了这一历史时刻,并特地发推文为中车点赞。

  查理贝克被誉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州长,他的推崇也使得CRRC的大名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知晓。

  2015年9月破土动工的春田工厂是中国中车在美国建造的第一个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厂,也是中国中车波士顿橙线、红线地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车辆总装配、转向架装配、试验和售后等都将在这里实现本土化生产。

  据当地透露,今年2月,橙线地铁车辆将开始总装,到年中,红线车辆也将开始总装。预计不到一年时间,波士顿居民将告别超期服役的老地铁,坐上带着中国制造烙印的现代化新地铁。

  于1897年通车的波士顿地铁是美国最早的地铁,目前车辆运营已逾40年。2014年,该州交通厅面向全球招标波士顿地铁车辆。当年10月,中国中车击败韩国、日本及等国的城市轨道车辆企业,为波士顿橙线辆新车。这也是中国公司在美国拿下的第一个列车车辆订单。2016年12月12日,州交通厅决定再向中国中车采购120辆地铁车辆。

  美国是地铁的发源地,对轨道交通产品的技术、运营商资质等均有严格标准。据悉,这批列车车辆不仅在结构强度、控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执行了120余项美国标准,还满足了美国残疾人协会标准、美国署标准、州公共交通安全运行法案、美国人体工程军工MIL标准等诸多标准的要求。

  “车太棒了!这简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试乘活动中,州交通厅采购总监波尔卡里兴奋地表示,非常期待首批车辆尽快抵达波士顿。

  中国中车董事长、党委刘化龙表示:“在美国市场上,中国中车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实现了从走出去到留下来,正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这一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不仅实现了整车产品的输出,还实现了核心部件的输出;不仅实现了产品的输出,还实现了产品+技术+资本等全要素的输出;不仅拓展了中车的市场,也实现了中美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共享。

  自2014年首次登陆美国以来,“中车制造”已经在短短三年内进入波士顿、、、四大城市,获得的地铁和通勤客车订单达1596辆。

  春田距离波士顿90英里,曾经是美国的工业中心之一。一百多年前,中国铁工程詹天佑曾在该市以南半小时车程的哈特福德了留学之旅。中车春田工厂能够完成车辆总装配、转向架装配、试验和售后等工作,为当地创造至少150个就业岗位,产能计划实现每月生产12辆地铁车。

  贝克州长曾幽默地指出,中车在春田建厂是“三赢”:春田赢得新就业岗位,波士顿赢得新列车,中车赢得新市场。建厂之外,中国中车已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合作建设“中美轨道交通研究院”,与密歇根大学共同设立先进制造联合研发中心和焊接结构研发中心,承担前沿技术研究。

  在中车春田工厂内,有一座百岁高龄的老房子。根据最初规划,这座红色砖房需要拆除,但考虑到这座房子承载着当地工业文明的记忆,中车决定保留这座老房子,并增加投资,将其修缮加固后作为办公室使用。

  中车这种尊重文化记忆的做法,赢得了当地的尊重。在春田工厂动工仪式举行当天,一位名叫迈克的老人专程赶到工地,感谢中车保留了那所红色砖房。他还在自己酒吧面向街道的墙壁上刷了一行醒目的大字:“WelcomesCRRC”(欢迎中车)。

  2017年3月16日,中国中车在已多年的东南部的老工业区举行了隆重的地铁车辆组装厂动工仪式。这里曾是的骄傲,当地生产的钢铁一度占到全美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市市长拉姆伊曼纽尔说,中车投资为工业区带来经济动力,创造大量高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收入工作岗位。

  “几十年前,我们这儿附近曾有一座叫普尔曼的地铁制造厂,我和弟弟都曾在厂里干活,但厂子在20世纪80年代关闭了,”当地居民阿方索基罗斯说,“中国公司在这里建厂真是太棒了!虽然我们已经退休,但这里的年轻人又有希望了。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波士顿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